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

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

ID:22573515

大小:413.6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0

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_第1页
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_第2页
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_第3页
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_第4页
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19标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轨道交通Ⅰ号线土建施工19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2月26日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19标百花岭站基坑降水试验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轨道交通Ⅰ号线土建施工19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2月26日1.工程概况百花岭站是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第23个车站,前站为埌东客运站,后站为佛子岭站。位于百花岭路与高坡岭路交叉路口南侧,车站沿高坡岭路敷设,呈南北走向。设有入段线连接屯里车辆段。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SK28+486.506,设

2、计起点里程:YSK28+414.507,设计终点里程:YSK28+725.411,车站外包总长310.904m,标准段宽19.2m,东西两侧扩大端宽分别为22.9m和32.1m,站台中心顶板覆土厚度约3.0m,底板埋深16.3m,车站共设6个出入口、一个紧急出入口及2组风亭,由南向北设0.2%坡度(其中Ⅲ、Ⅳ号出入口为物业开发后期施工,不在本标施工范围)。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两跨岛式车站,由于车站所在场地覆土高差较大,局部结合物业开发段为三层三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明挖顺筑施工方法。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15.0m~22.7m,基坑底

3、位于<⑦2-2>、<⑦2-3>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层,局部位于<⑦1-2>、<⑦1-3>泥岩、粉砂质泥岩层。基坑挡土结构采用φ1000mm间距1300mm(局部1200mm)钻孔灌注桩加三道(局部四道)内支撑的支护形式,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四道支撑除两端头井外均采用φ609钢管支撑,端头井斜撑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围护桩间挂网喷射混凝土。基坑开挖前采用基坑外深井降水。本站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2.编制依据⑴百花岭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⑶《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⑷《基坑降

4、水手册》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1场地条件本站场地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凤岭片区,车站沿在施高坡岭路敷设。场区主要为剥蚀残丘地貌,丘陵最高海拔标高为134.45m,覆盖层为第四系坡残积土层为主,其下为近古系半成岩碎屑岩类;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以互层方式分布。场地内地势起伏很大,最大高差达11.22m。场地条件较复杂,车站主体部分穿越地貌为小型剥蚀残丘和冲沟。3.2岩土分层及特性根据详勘资料,百花岭站场地范围内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和近古系地层。拟建场地第四系覆盖层较单一,主要为素填土和高坡岭路施工的人工填土;填土层下局部为

5、第四系湖相沉积的淤泥质土和上更新统(Q3)的残、坡积粘性土。其下为近古系(P)湖相沉积的半成岩。本车站场地内揭示了填土层,残、坡积粘性土层和近古系岩层共三套地层,现分别对各岩土(石)分层及其特征分述如下:(1)填土(Q4ml)素填土①2层:褐黄~灰褐,松散~稍密,稍湿~湿,表层植物根系发育,含有机物质,偶见砖渣和碎石。人工填土①4层:灰褐~褐黄,中密,稍湿~湿,道路工程路基填土,成份以粘性土和砂土为主。经施工碾压,具有一定密实度。填土层广泛分布于拟建车站的地表,层厚约为0.80~12.60m,车站北端附近填土厚度最大,为12.60m。(2)第

6、四系全新世沉积层(Q4l)淤泥质土②1-2层:黑~灰黑,软塑,湿~饱和,含较多腐殖质,有腐臭味,局部湖矿沉积物。本层仅在少数钻孔出现,层厚约为0.50~4.45m。(3)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层(Q3el+dl)粉质粘土⑥1-1层:褐红~棕褐,可塑,稍湿~饱和,含少量铁锰质风化物及结核,局部见夹薄层粉土或粉砂,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刀切面较光滑。(4)近古系岩层(P)近古系岩层(P)按不同岩性特性、状态分为7个亚层。泥岩、粉砂质泥岩⑦1-1层:浅灰~棕褐,未成岩,呈硬塑土状,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小于30击,含锰质结核,岩芯呈短~中柱状,泥质结构,

7、层理不明显,切面光滑,有蜡状光泽,干强度较高,遇水易软化,晒干易开裂,属于极软岩。泥岩、粉砂质泥岩⑦1-2层:浅灰~棕褐,成岩程度较浅,成硬塑土状,含锰质结核,岩芯呈长柱状,泥质结构,层理不明显,切面光滑,有蜡状光泽,干强度较高,遇水易软化,晒干易开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为30~50击,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0.909~1.099Mpa,属于极软岩。泥岩、粉砂质泥岩⑦1-3层:浅灰~棕褐,成岩程度较深,土状光泽,岩芯呈长柱状,泥质胶结,硬度较小,局部夹少量炭质泥岩,切面光滑,手捏具有滑腻感,干强度较高,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开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大于5

8、0击,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1.217~5.714Mpa,平均值2.994Mpa,属于极软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⑦2-1层:灰色~褐黄,尚未成岩,呈中密砂土或粉土状,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