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

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

ID:22594044

大小:7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_第1页
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_第2页
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_第3页
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_第4页
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开平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开平529300摘要:木文主要针对悬索桥加劲梁的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主桥加劲梁施工的特点和难点作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及施工工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0引言所谓的加劲梁,是承受风载和其他横向水平力的主要构件,并主要起到支承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在悬索桥的建设施工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悬索桥的施工质量,我们就需要针对施工的特点及难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工艺,做好相应的施工。基于此,木文就悬索桥加劲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2、1工程概况某市政桥梁全长757.07m,主桥为双索面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主跨100m,边跨40m,协作跨30m,主桥加劲梁全长240m。加劲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5跨连续,中心梁高2.7m,顶板厚0.25m,共设2道箱形截面纵梁,纵梁在塔柱处开口供主塔塔柱穿过。加劲梁纵梁箱室宽4.75m,腹板厚0.6m,底板厚0.3m,腹板内设纵向预应力朿。每根吊索下设横梁,横梁为T形断面,中心梁高2.7m,夕卜侧悬臂端部高1.2m,腹板厚0.28m,内设横向预应力束,在吊索通过处厚度为0.7m,悬臂段厚0.36m;横梁纵向基木间距5.0m,与吊索一一对应。另外每个主塔两侧各设1道,全桥共计35道横梁。

3、主跨纵梁一般构造图、中横梁一般构造图和中横梁平面图如图1所示。3主桥加劲梁施工特点和难点3.1加劲梁临吋支撑系统要求高采用大型临吋支架体系进行加劲梁现浇,临吋支架体系在主缆和吊索张拉调整结束、完成桥梁体系转换之前一直承扪全桥自重和施工荷载,因此支架必须结构稳定,满足承载要求、变形可控、且具抗洪和临时通航能力。支架在完全成桥之前不能拆除。3.2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难度大主桥加劲梁采用5跨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需根据5跨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劲梁的结构受力特点,合理设置施工缝,科学组织施工。4解决方案及施工工艺本文重点就主桥加劲梁中跨及边跨的施工进行介绍。主桥加劲梁锚箱横梁及协作跨箱

4、梁的施工方法另作专题介绍。主桥加劲梁中跨和边跨采用以梁柱式临吋支架为主的支撑系统和分段、分次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具体做法如下。4.1基础、支架施工主桥边跨、协作跨及主跨河岸处支架采用满堂碗扣支架,中跨在河床处采用梁柱式支架。主跨河道处支架采用双排梁柱式支架,主河道处为保证通航,跨径设计为16.5m,.其余跨径为12m,支撑系统跨径组合从10号墩向9号墩方向为(12+16.5+12×3)m。河道中支撑系统基础采用φ529mm(或φ600mm)钢管桩,钢管壁厚均为7mm,打入深度根据不同位置分别设计,横桥向钢管桩间距为(3.3+1.45+2.1+1.45+3.6&t

5、imes;2+3.675×2+3.6×2+l.45+2.1+1.45+3.3)m,钢管桩高度根据不同断面箱梁底标高和支架模板高度确定,钢管之间用L12.5作为剪刀斜撑。岸上钢管桩下的基础采用φ800mm灌注桩,入土深度根据不同位置分别设计。在钢管顶部焊接80cm×80cm×2cm(边墩为50cm×50cm×2cm)钢板,钢管桩顶面设置纵向双肢156分配梁,然后放置横桥向2132,2128(或3132,3128),顶面设置20cm高槽钢盒子,用以落架。槽钢盒子上面设置纵向321军用W雷梁片,W雷片在纵梁箱室下间距为

6、0.45m,吊杆处为留出张拉作业空间,贝雷片间距为1.2m,翼缘板下的贝雷片间距为1.2m×2+0.9m,中间行车道部分布置间距为1.2m。钢管桩长度和结构形式根据以下计算过程确定。4.1.1管桩承载力计算跨径组合从10号主墩向9号主墩方向依次为12m+16.5m+12m×3o以吊索锚固处主桥纵梁底钢管桩计算为例,介绍钢管桩的相关算法。经计算,吊索锚固处梁体自重156.41kN/m,中横梁自重215.18kN,施工及人群荷载33.8kN/m,单片贝雷梁自重1.0kN/m,2128工字钢自重:7.35kN,2140工字钢自重:11.42kN,2156工字钢自重:25.5

7、kN。求得计算均布荷载为:q=156.41+1.0×10+33.8=200.21kN/m,集中荷载F=215.18kN。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图3计算简图(单位:cm)解得各支点反力分别为:Pl=1014.62kN,P2=3967.88kN,P3=3605.35kN,P4=2606.96kN,P5=3369.15kN,P6=1146.92kN。考虑1.2安全系数后,得出各支点处每根管桩的承载力分别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