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

ID:22668476

大小:8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30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_第1页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_第2页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_第3页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_第4页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伍良胜胡晓琼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词汇和语法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分析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目的是发现语篇的发展模式,借助对语篇表层结构特征和深层结构特征的描述和解释,寻找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内在规律性将其理论渗透到外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到更广泛的语体分析中,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词块标注”法,并结合其它的语篇手段与技巧,使学生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关键词阅读语篇衔接连贯理论词块标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即词汇关系和语法关系出发,让学

2、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从而获得语篇手段和技巧,培养语境反应和重构能力。1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关系词汇关系是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如代词代替名词,助动词(如:do)代替实义动词等,或共同出现,如factory与manager,worker等用在一个语义场中。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semanticfield)的统一(胡壮麟,2001)。因此,这里所说的词汇包括许多词汇学中的词项,不仅是单词(words),它们不受形式变化

3、的制约,如单复数(ert/eter)es,时体(work/worked)和词等等。这些词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基本词义不变,故具有语篇衔接力。其他的还包括有同义、反义、上下义(如classroom是blackboard的上义词,即blackboard是classroom的下义词)互补来使语篇达到语义上的连贯。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英语词汇衔接关系分为词的复现和词的同现关系(collocation)(Halliday&Hasan,1976)。1.1词汇的复现关系词的复现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n

4、ear-synonym)、上义词、下义词(hyponym)、概括词(generalword)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了相互衔接,意义统一完整。词汇的复现关系可分为四种(胡壮麟,1994):原词复现:通过原词在语篇中的复现,我们能够直接抓住语篇中所要讲的中心意思。阅读中通过词汇复现来达到衔接与连贯,进而突出主题。同义词、近义词复现:同义和近义指具有同样意义或相近意义的不同词项之间的接应关系,不管这个词的意义是指人、物、过程或性质。如:近义词的复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它们所谈论

5、的,所指的是同一种事物,从而达到结构上的衔接和意义上的连贯。上下义词:上义词是指那些具有概括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涵容着许多表示具体指向的下义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下义词来回答就此类关系提出的阅读理解题。了解这种上下义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句中的含义。概括词复现:概括词是指那些词义宽泛具有总括意义的词汇,如:people,place,thing,之类的词语在语篇中都可以和具体的地名,物名,动物名等相互呼应使用。这种衔接手段即概括词复现关系(黄国文,1988)。需要注意的是,词汇的复现,特别是原词复现关系,无论是

6、对已经出现的事物或话题进行重述,还是提供某种新的信息,都能对语篇的前后衔接发挥不可忽视的功能。有时,正是由于这些手段的使用,段落或语篇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意义完整、上下连贯的整体。这绝不等同于语言表达中的罗嗦重复。罗嗦重复属于一种语病,而词汇复现则是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关键词来达到连接语篇的目的(朱永生,1995)。此外,如使用得当,我们还能体会出当时说话人或作品中的人物感情,或极端高兴或极端悲痛或因无理而一时语塞。通过词的复现我们可以判断语篇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另外,在科技文献中,重复词语的情况是作者为了强调其概

7、念的正确和重要(张德禄,1992)。1.2词汇的同现关系同现关系指的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黄国文,1988)。这种词的同现关系与语篇范围关系密切。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特定的语篇必然要围绕某个特定的话题展开,那么,与这个话题相关的词汇出现的频率就比较高,比较集中,而其他一些词就不大可能会出现或根本不会出现。例如:谈论学校建设问题时,像“教学楼”、“实验室”、“办公室”、“微机室”、“操场”等相关词汇就会出现较多,而与这一话题无关的词,如“警察”、“敬老院”等被使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反义词关系就是词

8、汇的同现关系的一种。反义词笼统地说就是意义相反。反义词在同一个句子或同一语篇中出现,其基本功能是使两个不同的语言成分在意义上形成明显的对照,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某个或某些事物或现象进行描写,从而使所在的句子或语篇上下衔接,同时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使读者得到全面而生动的印象(黄国文,2001b)。1.3.逻辑联系语逻辑联系语又称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它表示语篇中两个或多个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张德禄,1999)。它的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