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

《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

ID:22688255

大小:50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30

《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_第1页
《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_第2页
《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_第3页
《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_第4页
《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考研笔记》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知识要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1、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2、本草: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3、中药学: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的学科。《神农本草经》《本经》东汉末年第一部药学专著,载药365种《神农本草经集注》《本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新修本草》《唐本草》唐朝苏敬等23第一部药典,载药844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载药1558种《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载药1892种《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

2、921种《中国药学大辞典》民国陈存仁《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种二、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1、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2、对道地药材的栽培研究,从道地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地道药材生态型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到地道药材植化的研究、地道药材的药理生态研究及野生变家种的生态研究,动物驯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地道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按国际科学规范管理标

3、准(GAP)建立新的药材生产基地。3、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三、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1、中药炮制目的: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或毒烈性。2.增强药物的疗效。3.便于制剂和储藏。4.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之纯净,便于服用。2、主要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治(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治(炒、炙、烫、煅、煨)、水火共治(蒸、煮、炖)、其他(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4、四、药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1、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确定依据:①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意义:①

5、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②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③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④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2、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确定依据: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3、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确定依据:①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种子、果实质重的药品多主沉降。亦有少数例外,旋覆独降蔓荆

6、独升。②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气味厚者多主沉降。③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④药物的效用,药品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意义:20/20中药知识要点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被动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沉降类药品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有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表现为“双向性”,即既能升浮,又可沉

7、降,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亦可平喘利尿。影响因素:每一味药品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②配伍.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品配伍时,其升浮性可受到一定制约.五、中药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中毒的原因:一是剂量过大,二是误服伪品,三是炮制不当;四是制剂服法不当;五是配伍不当。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1.在应用毒药

8、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同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