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

ID:22750479

大小:108.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31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_第1页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_第2页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_第3页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_第4页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6)文章来自:学优网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一、命题预测今年的山东考试说明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即将原来的“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改为“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排列顺序的改变,极可能引发命题材料的文体变化,换句话说,很可能会考小说阅读。二、考点分析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

2、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命题特点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此外,命题也可能会选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我们认为,它应以现当代的中外名家名篇为主,作品内容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在复习中,要重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标(实验

3、)》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要对其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主要的人物形象,乃至总体的艺术特色有一些了解。四、方法点拨:(一)分点解说(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

4、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增添或烘

5、托某种气氛;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⑤揭示主旨。(4)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

6、观念看待作品和,要求作品和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二)分类解说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小说的结局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

7、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①从主题上看,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文章来自:学优网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知识清单一、命题预测今年的山东考试说明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即将原来的“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改为“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排列顺序的改变,极可能引发命题材料的文体变化,换句话说,很可能会考小说阅读。二、考点分析

8、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