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

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

ID:22887044

大小:1.82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1-01

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_第1页
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_第2页
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_第3页
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_第4页
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坡大士南码头高桩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新加坡大士南码头及填海(FingerOne)项目(PROPOSEDRECLAMATIONATTUASFINGERONE)业主:JurongTownCorporation裕廊镇集团。工程地址:工程位于大士VIEWEXTENSION地区,如下图所示;图1-1项目所在地本工程完工后,该港口首先将成为海事及离岸公司、石油及汽油公司的前端支持港口,之后会转变成一个集装箱码头。因此该码头有双重的目的和要求。该工程将实施码头施工、吹填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项目平面图如下图所示:6/56图1-2项目平面图其额外吹填区须在业主要求的节点期内完成,形成规定标高的陆

2、域,ARLI&II陆域标高+6.0m,ARLIII区域标高-4.0m。如下图所示。图1-3额外吹填区(ARL)平面6/561.1.工程规模及结构形式本工程中的顺岸码头,岸线全长约3.5km,长2430m、宽983m;采取桩基式基础,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共计5907根,钢管桩共计4731根。其平面图及典型断面图如下图所示:图1-4码头总平面图6/56图1-5码头典型断面6/561.1.自然条件1.1.1.气象与水文条件根据收集到的公开资料,新加坡的常年气温约在23ºC~31ºC,平均月降雨约14天。水位、风、波浪等自然条件如下表1-1。表1-1a)地面高程G.L.=C.D.+4.70

3、b)高水位M.H.W.S.=C.D.+3.20c)低水位M.L.W.S.=C.D.+0.00d)地下水位G.W.L.=C.D.+3.20e)波浪Hs=1.3米f)风速Vmax=30米/秒g)水流Vmax=0.8米/秒h)地震无须考虑注:CD=海图基准面M.H.W.S=春季平均高潮位M.L.W.S=春季平均低潮位1.1.2.地质条件本工程施工区域原海床面多由回淤淤泥组成,根据钻孔获得的资料显示,施工区域现有海底标高平均在-23.0mCD左右,海床土层主要有:砂(SAND),淤泥(SILT),粉砂岩(SILTSTION)砾石(GRAVEL);其中砂为表层覆盖少量,大部分区域从-15.0

4、mCD至-30.0mCD为淤泥层,局部区域淤泥层深至-55.0mCD左右。6/561.1.工期要求本工程要求开工之日起42个历月内完成。1.2.主要工程量工程主要内容及工程量见工程量汇总表(表1-1)。工程量汇总表表1-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名称数量砼(m3)钢筋总量(t)备注桩帽96071801077现浇横梁111822221539999吊车梁480101781832预制中间纵梁50083061246边梁2164221843328电缆梁25085271535预应力空心板2922112350424701面层47545954现浇总计3469444963974672 本工程总的砼浇筑方量约

5、为45万方,钢筋绑扎约75000t。预制构件总计32615件,砼预制方量为173000方;现浇砼方量为277000方;护坡抛石总量为524778方。6/561.工程特点、现场条件及相应对策1.1.工程特点1.1.1.工程量大,工期紧本工程工程量巨大,吹填面积约162万m2;桩基数量多,共计10638根;预制构件32615件,单件最重86t。业主对相应分项工程的质量和时间节点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1.2.海上作业时间长,受影响较大本工程主要结构工程均在海上进行,作业时间长,受天气、风浪、潮汐等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对工程工期、质量及安全控制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1.3.施工条件新加

6、坡当地建筑市场相对成熟,塔吊、汽车吊等设备均可在当地租赁;主要大型船机设备如半潜驳(万吨级以上)、平板驳等,我公司均自有且性能良好。除此之外,我公司还有特种专利设备如溜筒抛石船、无线遥控步履式水下整平机等用于抛石和水下整平。1.2.相应对策针对以上工程特点及条件,拟采取相应对策如下:对于桩基工程,仔细分析地质资料,严格控制贯入度及标高等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沉桩工艺,全程监控施工过程;对于码头梁板等预制构件,精心布置预制场,仔细考虑出运及安装顺序,安装时,合理安排船机设备,做好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对于关键施工节点,按照业主要求的节点倒逼,优化方案,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按期优质完工。56

7、1.施工准备1.1.施工资源的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及当地外部条件,要对本工程进行精心的策划和组织。资源调配立足于当地,当地缺乏或成本过高的资源考虑从国内输出。1.1.1.劳动力组织参加本工程管理层工作的人员约60名,劳务工人高峰时约650名,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施工、梁板安装施工以及抛石等为主。测量工、电工、电焊工、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起重指挥、试验工、船员、机修工等使用量较大的技术工种,均考虑从国内统一调配劳务工;其他零散用工和普通工人,考虑在当地临时聘用。拟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