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

ID:22889884

大小:54.5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01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_第1页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_第2页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_第3页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_第4页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摘要: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引致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问题,即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增强老年资本的存量,进而降低老龄化的各种风险和冲击。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老年人口储量三个角度阐述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以及劳动力结构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以寻求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从文化、政策、经济三个层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性困境,以明确推动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

2、“智慧老年”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极力消除线性年龄观下的老年歧视,努力探索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路径。关键词:老年人力资源;结构性困境;智慧老年;人口老龄化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6-0035-07收稿日期:2011-04-26作者简介:张戌凡,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困境及消解路径摘要: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引致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问题,即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增强老年资本的存量,进而降低老龄化的各种风险和冲击

3、。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老年人口储量三个角度阐述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以及劳动力结构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以寻求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从文化、政策、经济三个层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性困境,以明确推动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智慧老年”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极力消除线性年龄观下的老年歧视,努力探索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路径。关键词:老年人力资源;结构性困境;智慧老年;人口老龄化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

4、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6-0035-07收稿日期:2011-04-26作者简介:张戌凡,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博士后210093进人21世纪,全球老年人口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据联合国相关研宄,到2050年,全球老龄人口将从2002年的6亿增加到近20亿,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伴随全球的老龄化浪潮,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基于此,微观个体层面老年的发展问题,即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增强老年资本的存量,进而降低老龄化的各种风险

5、和冲击正逐步成为老年学和人力资本研宄领域的主要议题。因而,随着社会进步,老年人应该被视为人力资源中可贵的一部分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也已经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所谓老年人力资源,是指有劳动意愿与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即:1.从事有报酬的生产与社会劳动的老年人口;2.从事无报酬、半劳动或辅助劳动的老年人口;3。从事一切有利于社会和家庭活动的老年人口;4.尚未从事任何经济社会活动但有意参与其中的老年人口。前三部分是实际已投入使用的老年人力资源,第四部分则是潜在的老年人力

6、资源。本文在讨论我国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老年人口储量三个结构性要素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文化、政策、经济三个层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性困境,以期能推动我国老年人力资源投资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一、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动因1.服务经济比重的增加为老年人重返劳动力市场创造宏观环境近年来,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我国能够分配给社会成员的社会资源越来越短缺,人与人之间、代际之间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不断趋于紧张;而另一方面,我国逐步向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深入以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事

7、实,迫使我国必须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逐步呈现出从第一、二产业总体向第三产业过渡的变迁过程和基本特征。2008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这导致第一产业贡献率有所回升,但总体来看,第三产业贡献率的上升趋势不可逆转。从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构成来看,虽然全国范围的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第二产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仍在逐年上升,但是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增幅更大、增速更快。大多数劳动力开始逐渐从事诸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宄、教育和管理等服务业。与此相对应,劳动力结构在不同产业之间依次更替,产业结

8、构中心有所转移和变动。其变化情况如表1:我国服务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代之以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就业方式也由固定的、正式的就业方式转向灵活弹性的、非正规的就业方式。这种“非全职、非全时、非典型”的灵活就业方式,有利于老年人口再次进人人力资源市场;而服务经济与知识经济对年龄没有严格区分的特征,更适合于有着丰富生产经验和知识的老年人口借助科技化、信息化、电子化突破传统企业组织边界的局限,更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