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

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

ID:2289054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_第1页
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_第2页
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_第3页
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_第4页
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论文让习作在生命互动中起航 【摘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他们往往会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教师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更要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从孩子的心理需要出发,多渠道、多方式地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搭建互动平台。让学生在生命的互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表达的热情,提升习作的质量。关键词:习作起步心理需要互动人有学步时,写有起步期。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习作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让

2、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来个总动员吧,老师、同学还有家长,在生命的互动中迎风起航。一、教师——点灯的人习作是师生生命的对话和交流。在习作的指导与评改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写作技能的指导,更要关注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和交流。1.留心生活,解决无米之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起步的学生更为无话可写而苦恼。因此,在教学生“怎么写”之前,还是先得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难题。平常,我们经常提醒学生要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率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点点滴滴,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这样,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会有的放矢。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课

3、前先去调查了解有关家乡环境受到哪些污染,以及人们为了改善环境做了哪些工作等,并以此为主题进行相关的习作训练。在布置任务时,学生只知道除了地上有垃圾,河水受污染,别的就觉得没啥可调查的了。此时,教师及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去看看小区楼梯两旁、电梯里是否贴着、写着什么;闻闻街道上是否有臭气熏天的地方;听听是否有令你难以静心休息的喧闹声;问问大人为清理小河、整顿市容等人们都有过哪些举措……教师有了自己的亲眼所见、切身感受,才能指引学生多角度的去观察、去了解、去感受。再者,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教师也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引领学生去观察,去捕捉,将它化为学生笔下的写作素材。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把每一个瞬间

4、拉长,就是一个个故事”。如校园里的桂花树花满枝头,虽然桂花不会“昙花一现”,但如果教师不组织学生去赏花,恐怕等到花谢几何,也可能难有学生《校园桂花遍地开》这样美好的描绘;去年初秋的某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如果没提醒学生及时记录感受,《初秋之风也疯狂》也许就永远消失在记忆力,却不会在日记本上留下永久的足迹;《2012年的第一场雪》虽然小得难饱眼福,却也在学生的笔下留下了不少的欢欣和期盼……生活中总会有那么多令人心动的瞬间,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领着学生去发现,去珍惜,更要让学生明白,习作源于生活,5做到为生活而写,为真情而写。只要留心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上积极寻找、积累,总可以找到良好的

5、写作素材。2.借助教材,促进学以致用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没有段落、篇章的概念,更不知道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为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阅读课文找准训练点进行片段练习,或仿写,或补白,或续写……尤其是仿写,最有利于学生习得方法,因为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作范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燕子》一课中,对燕子外形描写的方法比较特别,“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上课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加以模仿尝试,学生一点即通。无独有偶,《翠鸟》一课中,也是对鸟类外形的描写,写法却和《燕子》不甚相同。此时,我们不妨先让学生将这两段加以对比,继而也来一个新的尝试。再如《绝招》一课中,二福的绝招

6、——空翻其实是很绝的,课文却只用了一句简单的话“站起身,刚来一个空翻”,就没了,太不过瘾了。再看三胖的绝招,用了“鼓着、瞪着”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他的神情,使得这个绝招表演就非常形象、生动。如果我们也让学生加上一些动词写出他的分解动作,那他的绝招就会更具体、更绝。此时,教师出示二福空翻的图片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并给二福空翻的过程加上几个动作,也让他的空翻更生动形象。有了“三胖”的范例,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二福的空翻便有了慢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学生写起来也就不费吹灰之力。3.激励评价,树立习作信心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虽然学生的语言创造

7、是稚嫩的,难免存在着或这或那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教师应该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只要习作切题了就可以让学生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沙里淘金,尊重劳动成果作文是学生思维的果实,劳动的成果。老师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的源泉,更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互动对话的根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斯也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