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

ID:22900402

大小:84.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01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_第1页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_第2页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_第3页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_第4页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接受群体之结构变化与文学发展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学发生的多重影响。文章首先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元代之前和元代之后两个不同阶段,并且从若干方面提出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根本性区别。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在元代之前和元代之后的根本性变化,与游牧文化南下造成的元代文学接受群体的结构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文章提出,元代作家在创作活动中,适应蒙古族喜爱歌舞的传统,适应元代社会中多民族语言并存的环境,乃是造成中国文学史上出现元杂剧鼎盛的直接原因。【关键词】文学变迁/接受群体结构/游牧文化/杂

2、剧繁荣  一文学在发展阶段上,首先表现为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转化。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文学创作和传播,均采取口头形式。书面文学是在文字产生之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然,在书面文学产生后,还有一个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谁在文学总体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问题。只有书面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才能够成为文学中的主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同样遵循了文学发展的这个一般性规律(注:在历史上,中国各民族文学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自炎黄之后,汉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长期先进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因此,这里所谓中国文学发展史不同阶段的划分,也以汉族文学的状况为基本标志。)。大约在

3、夏商时代,中国已经产生了文字。大约在周秦时代,中国文学结构已经从早期的口头创作为主体,转化到书面创作为主体的阶段。但是,这不是说在周秦之后,中国文学不再有阶段性的区别和结构上的变化。事实上,在考察周秦之后的中国古代文学结构时,又会发现同是书面创作为主体,前期与后期之间却有巨大差别。这差别,在时间跨越方面,便突出表现为元代之前与元代之后的不同。比较元代之前后中国古代文学的差别,如果给予概括性总结,可以说其主要标志乃是在文学总体结构中,是雅文学为主体,还是俗文学为主体。即:在元代之前,中国古代文学结构是雅文学为主体的时代。在元代之后,中国古代文学结构进入到俗

4、文学为主体的时代(注:当然,具体文学作品的划分为“雅”与“俗”,不是绝对的概念。在历史上,许多被奉为雅文学典范的作品,最初产生于民间的口头。有一些雅文学的样式,最初也产生于俗文学。如宋词,最初起源于歌唱的俗曲。后来经过文人的“雅”化,才成为雅文学队伍中的成员。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学术经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页))。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曾对中国古代文学结构做过比较深入的探讨,他说:“何为‘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

5、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又说:“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注:《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重印本,第1-2页。)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很容易发现元代之前成为中国文学主体的,是郑振铎称为“正统的文学”的诗与散文,自元代开始,郑振铎称为“俗文学”的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才成为中国文学的主

6、体。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元代文学所具有的特别重要意义,此前已经有人提出。还在二十世纪初,胡适在《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这篇文章中,就曾经说:“总之,文学革命,至元代而登峰造极。其时,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皆第一流之文学,而皆以俚语为之。其时吾国真可谓有一种‘活文学’出世。倘此革命潮流不遭明代八股之劫,不受明初七子诸文人复古之劫,则吾国之文学必已为俚语的文学,而吾国之语言早成为言文一致之语言,可无疑也。”(注:《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主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5页。)胡适所说元代文学“皆以俚语为之”,与本文中称元代文学是俗文学

7、为主体的文学,内容大致相同。胡适所说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属于文学革命“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结构发生历史变迁的时代。从雅文学与俗文学的不同出发,比较元代前后的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发现在胡适强调的语言之通俗与否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差别:其一,“言志”、“教化”和“明道”(注:《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荀子·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8、,构成了《诗经》、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元代之前中国文学在内容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