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

ID:2290331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5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_第1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_第2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_第3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_第4页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县域强“三农”强  近几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农业“一县一业”正在形成,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县城规划建设全面启动。2009年,全省44个农业县(市)生产总值增长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了一番,新增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增量的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3亿元的县(市)由上年的28个增加到40个。  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新农村、推动全面振兴的决策,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几年来,全省县域经济保持加速发展势头,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平稳

2、增长,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正如省长陈政高所言:“随着辽宁振兴的进程,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辽宁已经成为全国的投资热点、发展热点、关注重点,在这个大气候下,辽宁的县域经济完全可以干得更好、干得更漂亮。”  辽北不甘落后:观开原现象  地处辽北的开原市曾是个很穷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主要经济指标曾长期徘徊在全省44个县(市)后10名,在2001年时全市生产总值只有18.9亿元,处于全省贫困县的边缘。  如今的开原已成为辽北的明星城市,到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45亿元,是2001年的13倍,从全省第32

3、位跃升到第7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2.2亿元,是2001年的23倍,从全省第33位跃升到第5位;2006年到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实现两个“两年翻一番”-10-的目标;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34位跃升到第5位,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开原现象。  2010年5月25日,辽宁省县域经济现场会在开原市召开。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陈政高亲自带领44个县(市)长,从开原市的工业区建设看到农产品加工基地,从幼儿园看到老年康乐中心,从商业广场看到开原新城。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对开原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开原是辽宁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开原的方向就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排名靠后

4、到全省第七,开原靠什么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如此大的跨越?开原市委书记魏俊星说:“开原没有资源,没有优势,但我们靠扩大开放,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引进成功的发展模式,实现没有资源打造资源,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无中生有,借力腾飞。”  建设工业区是开原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破题之举,但在建设工业园区过程中,开原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资金的短缺和建设用地的不足。  开原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传统思维定势,他们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向关停企业要土地,盘活土地3500亩;拓宽渠道,扩大增量,向城中村和棚户区要土地,置换出工业用地3650亩;利用废弃的37个砖厂、关停的矿山企业、乡镇

5、企业、合村、并屯、并校和复垦土地1.02万亩等,确保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招商的需要。  几年下来,开原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1.5亿元,高起点、大气魄、科学规划建设了51平方公里的开原工业区。在工业区内规划建设了5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区,打造了承载工业化、城市化的工业新城。引进工业地产商,建设标准化厂房,形成产业集群新优势,打造了7个年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突出大项目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5个,超5亿元项目31个。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从2001年的9户发展到402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550亿元。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是开原没有资源而打造的最大资源。-10-辽西奋起直追

6、:看义县速度  地处辽西的义县是辽宁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44个县(市)曾多年排名倒数第一,2008年以来,义县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硬是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创造出超常规发展的“义县速度”。2007年,义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7500万元,2008年达到1.5亿元,2009年实现3亿元,实现两年翻两番;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一举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成为全省欠发达县加速发展的一个样板。  2010年1至5月份,义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完成20289万元,同比增长95.8%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义县何以只用短短的

7、两年时间,就打造出了财政收入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度”?义县的最根本经验,就是通过全县对招商引资工作精力的高投入,带来了工业园区经济的快产出;通过引进项目形成产业集群的快发展,换来了全县经济综合实力和财政收入的大提高。  强力推进的园区建设速度。义县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做到了“四优先”,即优先摆放领导力量,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土地供应,优先配备干部,高速度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七里河工业园区创造了8个月基本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共落户企业32家的“义县速度”。目前,随着大批的工业项目落地,园区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