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

ID:22925697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1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_第1页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_第2页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_第3页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_第4页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酪酪肽水平及其受体特性的测定:刘欣,潘淑波,龚均,董蕾,王景林【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血清酪酪肽(PYY)水平及其空肠黏膜上皮细胞PYY受体的变化,探讨IBS的发病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IBS腹泻型组(DIBS组)、IBS便秘型组(CIBS组)及对照组,应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PYY水平及反映受体特性的两个参数:平衡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容量值(Bmax)。结果①DIBS组血清PYY水平为(66.50±32.10)pg/mL,与正常对照组的(15.33±10.63)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001);CIBS组血清PYY水平为(19.51±17.62)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IBS组Kd=203.29±77.14,Bmax=645.71±184.30;CIBS组Kd=347.43±162.76,Bmax=671.86±162.96,与正常组(Kd=328.75±92.11,Bmax=880.00±410.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可能与血清PYY水平的高低有关而与其受体的变化无关。【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酪酪肽,酪酪肽受体ABSTRACT:Object

3、iveToexplorethemechanismofirritableboebydeterminingtheserumlevelofpeptide(PYY)inratsepithelialcellsinIBSrats.MethodsSDratslydividedintoDIBSgroup,CIBSgroupandcontrolgroup.IBS)和未分型IBS(UIBS)4种亚型。IBS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认为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学异常、免疫异常、感染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酪酪肽(p

4、eptideYY,PYY)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胃肠激素,其对于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抑制胃肠蠕动[2]及肠黏膜分泌[3]、抑制胆囊收缩[4]、刺激肠上皮增生[5]、抑制胰腺外分泌[6]等。本课题通过测定IBS大鼠的血清PYY水平及其空肠黏膜上皮细胞膜PYY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dissociationconstant,Kd)和最大结合容量值(maximumbindingcapacity,Bmax),观察IBS大鼠的PYY水平及其受体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IBS的发病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清洁级SD大鼠,雄性,体重200~2

5、80g,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主要仪器、药品与试剂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SHIMADZU(日本);FM200010γ免疫计数器(西安凯普机电有限责任公司);PYY放免试剂盒、PYY、125IPYY比活度2200Ci/mmol(SIGMA)公司;考马斯亮蓝蛋白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实验动物的分组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动物分成3组,即DIBS组、CIBS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只。  1.4模型制备①DIBS大鼠模型[7]:实验前12h禁食,实验第1天给大鼠称重,乙醚吸入麻醉后经肛门插入硅胶管(距肛门8cm),结

6、肠内灌入40mL/L的乙酸1mL。缓慢拔出硅胶管,用手压迫肛门并将大鼠尾巴抬高30s,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肠。恢复6d。实验第7天行束缚应激3h。②CIBS大鼠模型[8]:给予冰水2mL灌胃2周,共14d,观察大便性状改变。③对照组:置于安静环境中喂养,自由饮水、摄食。④IBS的分型判定标准:各组造模结束后,DIBS组收集应激期3h内的大鼠粪便,观察各组大鼠粪便性状,若粪粒数、粪便湿重和粪便含水量较对照组增多且有统计学差异,表明DIBS造模成功;CIBS组收集12h内的大鼠粪便,若粪粒数、粪便湿重和粪便含水量较正常组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表明CIBS造模成功。⑤I

7、BS大鼠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内脏敏感性的检测:进行完以上实验后,这3组大鼠分别在乙醚麻醉下,把Braun8F导尿管外涂石蜡油后经肛门插入,大鼠放入鼠固定器内,限制大鼠的各项活动,但可以观察到其腹部收缩反射。用胶带将导尿管平肛门外缘水平固定于鼠尾,待大鼠清醒15min后,在安静状态下经导尿管外口向球囊内注入常温水(26~28℃的生理盐水),记录引起大鼠腹部收缩反射的最小注水量为最小容量阈值。重复扩张3次,每次间隔15min,以3次扩张测得的最小容量阈值的均值为直肠扩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TVAC)。测定阈值后休息3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