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

ID:2308303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_第1页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_第2页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_第3页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_第4页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作文教学的成败。由于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尤其是会写,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文往往生搬硬套,硬着头皮去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思想浅薄,思维无法打开,语言毫无创新。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加学生的“材料”积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和喜悦是不断产生热能的源泉,农村中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面对作文题“无从下手”材料匮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材料”的积淀。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生活。  学

2、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无事可写,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就学生身边的小事,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今年开学之初,在洙洲---双疃路段分别发生两起车祸,笔者让学生就这次交通事故开展调查,写一篇文章。王艳、孔艺璇等同学以新闻、通讯的方式报道了这两起交通事故,颇有一番新意。  2、创设情景诱发激情。  兴趣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就在写作中,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让学生写“孔乙己之死”5,其中卢立国同学的《孔乙己之死》获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  3、开设阅读课,开辟第二课堂。

3、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外的书报刊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说写能力有重大作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写作材料的来源。为此,每周用1-2节课的时间作为阅读时间,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选择健康向上,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以及介绍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发展最新动向的科技文;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等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  4、多种形式并举,增加材料积淀。  着力补

4、充与延伸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多种形式并举,增加学生的写作“材料”的积淀。(1)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好“课本”这个例子,渗透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顿悟写作之奥妙。(2)指导学生创办手抄报、黑板报、制作学习卡片等,使学生体会写作之快乐。(3)指导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浏览、阅读网上资料,使学生开阔眼界。(4)坚持写好日记、周记、心语、体会、读书笔记等使学生汲取之精华。  二、双课型两课时快速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文,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  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5“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正是作

5、文教学的目标,我们知道写作是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观察、记忆、感情、经验、词汇及语言习惯来完成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一模一样,而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引导、诱导、疏导,使学生通过实践“自悟其理法”,逐步走上“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成功之路。为此,做了“双课型两课时快速作文”之尝试。  1、快速作文训练机制:  快速作文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写作实践的课型结构为:课前命题――分析讨论――写作――评改――小结,师生活动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教师。  在以上课堂结构中,学生交流路径具有多元化、多向性

6、、互动型、连动式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在作文教学中,两节课连上,第一节课写作,第二节课批改。要求学生在45分钟左右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必须快速审题、构思、选材、成文,其流程是一开始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能”得以体现。  2、教师的示范与主导作用: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参与到学生的写作之中,下水文的写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体验,写到文章之中与学生共同分享;另一方面,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指正,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评改方式的多元性、针对性:  (1)评改方式的多元性:5  老是一个模式评改下去,

7、学生难免生厌,觉得枯燥无味,在评改方式上,力求体现多元性,根据学生写作基础的不同,编制成三个大组,大组又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粗批粗改、略批精改、精批略改、面批面改、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组批组改、集体批改、师批师改。  (2)评改方式的针对性:  作文评改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写作素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改方式、批语应有所不同。对差生,评改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能体会到写作的快乐。要求他们字写工整、句子通顺、尽量不写错字、别字,在评改方式上多面批、多精批,在评语上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对作文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