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知识总结

民法知识总结

ID:23137396

大小:4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4

民法知识总结_第1页
民法知识总结_第2页
民法知识总结_第3页
民法知识总结_第4页
民法知识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知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五个总论,具体包括民法总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自然人、法人、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物权法总论、债法总论、合同法总论和侵权法总论;  二、重要专题:合同的效力、买卖合同、物权变动、特殊侵权、权利分类、合同解除等。  三、民法中的三角关系:  无权代理(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  无权处分(权利人——无权处分人——第三人)  债权让与(债权人——债务人——受让人)  代位权(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  债权人撤销权(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  转租(出租人——承租人——次承租人)  四、“次新法”(2007——2010年的新增法规) 

2、 —总论:《诉讼时效解释》  —物权:《物权法》、《建筑物区分所有司法解释》、《物业服务合同司法解释》  —合同:《合同法解释二》、《租赁合同司法解释》  —侵权:《侵权责任法》(  一、五个总论,具体包括民法总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自然人、法人、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物权法总论、债法总论、合同法总论和侵权法总论;  二、重要专题:合同的效力、买卖合同、物权变动、特殊侵权、权利分类、合同解除等。  三、民法中的三角关系:  无权代理(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  无权处分(权利人——无权处分人——第三人)  债权让与(债权人——债务人——受让人)

3、  代位权(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  债权人撤销权(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  转租(出租人——承租人——次承租人)  四、“次新法”(2007——2010年的新增法规)  —总论:《诉讼时效解释》  —物权:《物权法》、《建筑物区分所有司法解释》、《物业服务合同司法解释》  —合同:《合同法解释二》、《租赁合同司法解释》  —侵权:《侵权责任法》(1.民法,是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民法发端于罗马法,特别是起源于罗马私法。3.民法的调整对象: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4.民法调整的

4、财产关系,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以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5.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主体法律地位平等。2)包括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两种关系。6.财产所有关系:是指民事主体因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7.财产流转关系:是指民事主体因对财产进行交换而发生的社会关系。8.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以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9.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种。10.人格关系指因民事主体之间为实现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11.人格利益是民事

5、主体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利益。在法律上体现为相应的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12.身份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彼此存在的身份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体现为配偶权、亲权、监护权等。13.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原则以及公序良俗原则。  14.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  15.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16.意思自治的例外:1)对于合同的内容,设一定法律上的限制,以缩小当事人自由

6、约定的范围。即任意法规强行化。2)已成立的合同的内容,可依法律原则的要求而变更。3)对于格式条款的限制。4)合同的强制订立。17.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自愿原则的有益补充。  18.诚实信用原则:指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19.《合同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体现在合同的全过程,包括合同成立前、合同履行中、合同履行后三个方面.20.公序

7、良俗原则: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2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部分构成。2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民事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23.民事主体包括两种类型,即自然人和法人。24.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25.民法上的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因此即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26.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作为公民的具体形态出现的。  27.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所

8、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负担的义务,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