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

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

ID:2314877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_第1页
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_第2页
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_第3页
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_第4页
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导读:菌作用。  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拓扑异构酶Ⅱ  基因突变引起靶酶DNA螺旋酶的转变,是主要的耐药机制。拓扑异构酶Ⅱ又常称为DNA螺旋酶,为一个四聚体,由2个A亚基和2个B亚基组成,分别由gyrA和gyrB编码,DNA螺旋酶催化DNA逆向超螺旋,当喹诺酮类药物抑制此酶活性时,将阻止DNA复制、修复、转录,染色体分离及其他[摘要]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指含氟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由于在原有的结构中加入了氟,致使其在药代学和临床应用诸方面得以扩大。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耐药菌株的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越来越受到临床

2、工作的重用。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理  :A:1009-914X(2013)28-0313-01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指含氟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由于在原有的结构中加入了氟,致使其在药代学和临床应用诸方面得以扩大。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耐药菌株的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的重用。因此,为便于临床上正确地使用该类药物,现就它们的药理特点做一简单的综述。  一、抗菌活性广泛  1、本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抗菌作用,但抗菌活性较肠杆菌科细菌差。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妥苏沙星、司帕沙星、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论文资料由.RNA和蛋白质的合成,DNA不能复制,进而影

3、响染色体的形成,细菌最终不能分裂和死亡。故而为快速杀菌剂。  细菌对本类药物的耐药性主要是DNA旋转酶A亚单位突变或细菌对药物的渗透性转变所致,不同于其它药物的耐药性是由于质粒介导所致。因本类药物作用机制独特,并且与其它药物无交叉耐药现象,故可以和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其抗菌作用。  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拓扑异构酶Ⅱ  基因突变引起靶酶DNA螺旋酶的转变,是主要的耐药机制。拓扑异构酶Ⅱ又常称为DNA螺旋酶,为一个四聚体,由2个A亚基和2个B亚基组成,分别由gyrA和gyrB编码,DNA螺旋酶催化DNA逆向超螺旋,当喹诺酮类药物抑制此

4、酶活性时,将阻止DNA复制、修复、转录,染色体分离及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目的。旋转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在大肠埃希菌中研究较多,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序列上,67-106残基区域常发生突变,因而命名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每一种gyrA突变都可造成对喹诺酮类所有药物交叉耐药,当同一基因上发生2个以上位点的突变时,引起的耐药频率远高于单位点突变。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在染色体上,至今尚未见质粒介导耐药的报道。DNA螺旋酶突变的精确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QRDR可能位于喹诺酮类药物作用区内或在其附近,gryA的转变产生耐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由于酶结构的转变引起空间上的障碍,阻止喹诺酮类药物

5、进入喹诺酮类药物作用区;另一种是由于物理化学变化干扰喹诺酮类药物一酶DNA相互作用。  2、拓扑异构酶Ⅳ  拓扑异构酶Ⅳ的转变,产生对药物的低水平耐药。当拓扑异构酶Ⅱ、Ⅳ均发生变化,则耐药程更大。  3、主动排出系统  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在能量的支持下,可将药物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地排出细胞。在多种细菌中都已发现各种各样的主动排出系统,对革兰阴性杆菌研究得最为详尽。由于膜蛋白可将许多不同结构的抗生素主动排出菌体,从而容易造成细菌的多重耐药,膜蛋白的活性要依赖跨膜的质子梯度。在临床分离的耐药株中,已发现旋转酶突变与排出性耐药机制共同存在,多重耐药机制在同一菌株中的同时存在,容易产生

6、对药物的高耐药性。  四、抗生素后效应  本类药物应用于机体后,体内无药时仍有1~6小时的抗菌活性,这可以帮助临床减少给药次数,减轻医疗负担。而不影响疗效。  五、药物代谢特点  1、本类药物无论口服或非口服均可达到满意的血药浓度,并且胃肠道反应少。  2、体内分布广:与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低有关,几乎可以到达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浆膜腔和骨组织。  3、多数药物通过肝脏代谢转化或由肾脏排泄,根据品种不同差别较大,部分以原形由肾脏或胆汁排泄,兼有上述二种途径排泄的药物其半衰期短,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而司帕沙星、双氟沙星主要由肾脏以原形排出故半衰

7、期长。  六、毒副反应少  本类药物的毒副反应轻,总发生率在5%左右,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导读:.  李眉.氟喹诺酮类药物分析策略进展药物分析杂志,1998,(06).  12、食欲减退及便秘等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可出现头昏、头痛、失眠、情绪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少数病人有一过性转氨酶增高,尿素氮增高等,极个别病人可有皮肤瘙痒、皮疹或过敏反应。  由于本类药可进入乳汁并且主要作用于DNA旋转酶故而不宜用于哺乳期妇女、孕妇及骨骼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