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ID:2315813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_第1页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_第2页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_第3页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_第4页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陈晓娟尹鹭峰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362例门诊及社区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服用阿司匹林1年患者血脂、粥样板块、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均出现2例失访患者,研究组用药3月TC、TG、LDL-C,6个月HDL-C,12个月平均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与治疗前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合理规律

2、应用,可有效降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缩小粥样板块等,但应定期检测血小板、促凝血时间、肝肾功能、二磷腺昔酸诱导试验及胃镜。.jyqkg/片)75mg/次,1次/d,连续不间断用药;对照组为用量不定及连续服用不超过1周者。1.4随访及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进行定期及不定期随访,分别于3、6、12月进行颈动脉彩超、血脂四项,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专人不定期上门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详细记录。1.5评

3、定标准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确定,局部IMT>1.1可确定为粥样斑块;斑块积分据Crouse法,以彩超检查同侧颈动脉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各斑块最大厚度相加即为单侧斑块积分,两侧相加为斑块积分或斑块总积分[3]。均由该院超声科严格培训的2名医师检查、分析,意见统一后出据诊断报告。1.6统计方法统计分析以SPSS18.6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超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2例失访患者,治疗前两组各项对比,差异无

4、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28,3.73,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8.26,5.56,7.01,P<0.05);治疗12个月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13.21,8.40,12.91,7.04,7.56,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月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不良反应两组用药期间均有一定不良反应发生,其中研究组发生9例,发生率3.88%,

5、对照组发生4例,发生率3.17%,两组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情况两组观察期间具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其中研究组发生14例,对照组发生30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讨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血管病变中最常见一种,以中老年发病为主,但随着生活水平及油脂摄入量不断增多,有向年轻化发展趋向,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动脉弹性及管腔狭窄。临床诊断主要以彩超确诊,以颈动脉IMT预测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风险及阻塞程度,同时也

6、反应全身动脉硬化情况。阿司匹林为常用抗血栓、预防血小板凝集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作用机理为乙酰化脂肪酸环氧化酶-1(COX-1)上丝氨酸,以阻断花生四烯酸生产前列素H,抑制血栓素A2(TXA2)生成、活化作用降低,避免血小板聚集,避免血管痉挛,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目的[4]。该组通过对合理及不合理应用阿司匹林患者发现,合理应用阿司匹林3个月TC、TG、LDL-C均有所降低,与服药前对比(P<0.05);用药12个月后平均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均有所减小,与规律服药前对比(P<0.05);而不规律服用组用药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7、意义(P>0.05);服药及观察期间,总不良反应及总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缩小动脉粥样板块。虽也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但发生率明显偏低。对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应积极给予处理,过敏患者给予抗组胺对症治疗,禁用此类药物;出血患者止血后复查促凝血时间,如延长,应停用阿司匹林或间断性服用;胃肠反应患者,可予饭后0.5h后服用。相关报道显示,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有肝肾损害及抵抗产生报道不断增多[5]。故该院认为,阿司匹林应以小剂量长期连续应用,但应严密

8、检测促凝血时间、血小板、肝肾功能、二磷腺昔酸诱导试验及胃镜,以6月检查1次为宜;发生出血倾向、检查异常者,积极调整剂量及用药时间、用药方法;二磷腺昔算诱导阳性患者,应积极更换其它抗凝药物,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应提示,有消化道溃疡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