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

ID:23185621

大小:49.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5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_第1页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_第2页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_第3页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_第4页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从黑格尔到尼采》读书笔记一、阅读西方名著的方式卡尔•洛维特所著《从黑格尔到尼采》一书是《西学源流》丛书中的一种,该丛书的选编比较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学界对西方经典著作和经典作家的细读诠释,二是西方学界对西方文明史上某些重要问题之历史演变的辨析梳理。三是所谓“学科史”方面的研究,即对当代各种学科形成过程及其问题的考察和反思。健康阅读西方的方式首先是按西方本身的脉络去阅读西方。健康阅读者知道,西方如有什么药方秘诀,首先医治的是西方本身的病。例如柏拉图哲学要治的是古希腊民主的病,奥古斯丁神学要治的是古罗马公民的病,而马基雅维里史学要治的是基督教的病,罗尔斯正义论要治的是英

2、美功利主义的病,尼采、海德格尔要治的是欧洲形而上学的病,唯有按照这种西方本身的脉络去阅读西方,方能真正了解西方学术思想所为何事。简言之,健康阅读西方之道不同于以往的病态阅读西方者,在于这种阅读关注的是西方本身的问题及其展开,而不是要到西方去找中国问题的现成答案。健康阅读西方的人更感兴趣的首先是比较西方文明内部的种种差异矛盾冲突,例如西方文明两大源头(希腊与希伯来)的冲突,西方古典思想与西方现代思想的冲突,英国体制与美国体制的差异,美国内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消长,等等。二、卡尔•洛维特生平简介及本书的影响卡尔•洛维特(1897——1973)在弗莱堡师从埃德蒙德•胡塞尔学习。19

3、23年在慕尼黑获得博士学位后,他追随马丁•海德格尔前往马堡,在那里他于1928年以《邻人角色中的个人》的现象学论文取得在大学授课的资格。从1934年到1951年,卡尔洛维特处在流亡中(意大利、日本和美国)。自1952年始他在海德堡讲授哲学,直到退休。《从黑格尔到尼采》这部专著的第一版于1941年在纽约出版。卡尔•洛维特在这里展开了19世纪的一副明媚的全景图,它在第一部分中所围绕的问题是:在黑格尔和尼采之间如何能够在哲学上理解并且着眼于可能的未来而掌握历史。第二部分探讨随着卢梭和黑格尔开始的市民社会、劳动、教养、人道和基督性的问题——因而是哲学的这样一些领域,它们在当时能够社会地

4、直接起作用并且已经起过作用。洛维特指出,一切世界历史性对立在黑格尔那里的乐观主义和解根据其必然的含混性,造成了最坚定地在马克思和基尔克果那里,但也不乏典型地和富有成果地在时代的政治思想家那里,以及在黑格尔后学的某些不怎么引人注目的人物那里形成的革命性变革。作者同样详尽地描述了这些变革:“歌德的自然赖以为生的中点,黑格尔的精神在其中运动的调和,都在马克思和基尔克果那里重新分裂为外在性和内在性这两极,直到最后尼采要借助一次新的开始,从现代性的虚无中召回古代,并在从事这种试验时消逝在癫狂的黑暗之中。”三、重写19世纪历史8当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作出了先知般的预言时,同样一个

5、德国人尼采宣告的是上帝死了;另一个德国人海德格尔指出了存在的阙如或曰人类历史诗意的丧失,再一个德国人爱因斯坦在没有任何实验的前提下发表了既非经验主义又亦非理性主义的相对论科学论文,如果可以算上前一个世纪的康德、黑格尔,连同共产主义革命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可以算上德语国家的弗洛伊德医生和先知作家卡夫卡,还有那位同样出生于维也纳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那么几乎可以说,由法国人在十九世纪末叶经由小说(缪塞)、诗歌(波德莱尔)、音乐(德彪西)、绘画(梵高、高更、塞尚、马蒂斯)所朦朦胧胧感受到的二十世纪,由德国人从哲学、科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角度勾勒出了一个十分清晰的轮廓。

6、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世纪的文化精神形式是由德国人指出的,这是一点不过分的。也是就这样的意义,说希特勒有关德意志民族自我夸张并非毫无根据是成立。希特勒的盲目只是在于他将这种自豪归之于血液和种族,从而忽略了他的同胞们在思想文化上的再三阐释和不断强调。黑格尔和尼采是两个端点,19世纪德国精神历史的真正发生就在这两个端点之间运动。但由于人们大多把黑格尔的业绩看做是唯心主义体系光辉灿烂的终结,并为了合乎适宜地运用而从尼采的作品中摘取出任意的部分,所以人们会关注这两个人物。当人们在尼采这里只考虑影响,而在黑格尔那里只考虑业绩的时候,黑格尔显得十分遥远,而尼采则显得非常贴近。但事实上,黑格尔

7、的业绩通过其学生们对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而自1890年以来出自尼采的无数影响,则只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才凝聚为一种德意志意识形态。与40年代的黑格尔学派相对应的,是昨日的尼采学派。与黑格尔专家和尼采的崇拜者们对黑格尔体系的学园式固守和对尼采作品的通俗扭曲相反,下面的研究(洛维特的研究)真实地再现了从黑格尔到尼采的这一时代,从而在当代的视域中“重写”了19世纪的哲学历史。但是,重写历史并不意味着为了生活的利益而以牺牲真理为代价,歪曲一去不复返的事件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意味着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