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

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

ID:23192886

大小:70.0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05

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_第1页
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_第2页
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_第3页
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_第4页
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摘要:小人、士、君子和圣人是先秦儒家基本的道德人格类型,四者因智慧、境界和价值等差异而居于不同的层次。小人是缺德者,是君子的相反人格。君子是承载儒家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最重要的载体,是先秦儒家的核心道德人格类型。士是入德者,是君子的最佳候选人,与君子在内涵上有交叉的地方。君子和圣人同为理想人格,君子的设立源于对道德修养的现实困难之敏锐体察,圣人的塑造则是出于道德理想追求与修养过程的无止境特性的应然考虑。?关键词:儒家;君子;圣人;士;小人?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1)05-0032-06基金项目:浙江理

2、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711689-Y)?作者简介:林贵长(1978-),男,浙江泰顺人,哲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秦儒家论述的道德人格名目繁多,如小人、乡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辨析摘要:小人、士、君子和圣人是先秦儒家基本的道德人格类型,四者因智慧、境界和价值等差异而居于不同的层次。小人是缺德者,是君子的相反人格。君子是承载儒家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最重要的载体,是先秦儒家的核心道德人格类型。士是入德者,是君子的最佳候选人,与君子在内涵上有交叉的地方。君子和圣人同为理想人格,君子的设立源于对道德修养的现实困难之敏锐体察,圣人的塑造则是出于道德理想追求

3、与修养过程的无止境特性的应然考虑。?关键词:儒家;君子;圣人;士;小人?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1)05-0032-06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711689-Y)?作者简介:林贵长(1978-),男,浙江泰顺人,哲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先秦儒家论述的道德人格名目繁多,如小人、乡原、君子、士、圣人、贤人、成人、仁者、大人、善人,等等。其中,小人、士、君子和圣人是先秦儒家道德人格最为基本的四个层次。四者之中,“君子”是先秦儒家经典论述最多的人格类型,同时也是承载儒家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最

4、为重要的载体。君子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约出现294次。有鉴于此,本文以“君子”为中心,通过“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士”、“君子”与“圣人”等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对先秦儒家道德人格层次作出探讨。一、“君子”与“小人”先秦儒家典籍中的“君子”常与“小人”对举出现,一般认为其含义主要有三:一指“贵族统治者”与“庶民”;二指“有德之人”与“无德之人”;三指“尊称”与“自谦”。作为道德人格类型,小人是君子之“反”,他更多地指“现实人格”,而非儒家理想的道德人格类型,但君子的特征大多通过与小人的对举中凸显出来。孔子说:“女为君子儒,无为

5、小人儒。”(《论语•雍也》)那么,君子与小人究竟有何区别?依孔孟荀对君子与小人的相关论述,可大致从立身处己、待人交友和德政教化等三个方面概括如下:(一)立身处己:道德觉醒与道德蒙昧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邢?疏曰:“本为上,谓德义也。末为下,谓财利也。言君子达于德义,小人达于财利。”[1KP2512)在孔子看来,人性本近,而之所以出现诸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以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

6、仁》)等等的不同,正是在于君子有道德理性,超越物役,日趋进德,而小人受感性驱役,甘居“下流”。对此孟子说:“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孟子•公孙丑上》)先秦儒家所强调的“为己之学”也是“君子”道德觉醒的重要体现。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也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也就是说,君子学习是为了提高德性修养,而小人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誉。与此相应,二者对于过错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

7、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也就是说,君子时刻提醒自己改过迁善,并将之视为圣贤功夫,而小人对于过错不但不能主动改去,反而加以文饰遮掩。可见,与小人相比,君子有着很高的道德自觉性和人格独立性,而小人缺乏道德自觉性,人格是不独立的,因而需要求之于他人他物,此即荀子所言:“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荀子•大略》)君子和小人道德觉醒程度的不同也影响了二者的心境和形态。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居仁由义,内心无罪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