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

ID:23215266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4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_第1页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_第2页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_第3页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_第4页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理想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想的重要保障。  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取决于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但是,由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各种社会理由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难以避开,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摘要: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现象,内容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成分,需要、动机、情感、意志和认知等心理因素

2、必将影响理想信念的形成。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心理学原理,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可采用的心理学路径有需要路径、动机路径、情感路径、角色路径和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学路径  简介:  虞晓东,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刘望秀,女,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讲师。  王伟波,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讲师。  []:A  []:1002-2139(2013)-3--02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的基础

3、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是对理想的支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取决于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但是,由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各种社会理由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难以避开,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难以完全封堵和大学生功利化趋向和“去政治化”倾向难以消除2等理由,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4、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现象,它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心理机制,内容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肯定参与个体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3可见情感、需要、动机、意志和认知等心理因素是影响理想信念形成的主观因素。无疑,对情感、需要、动机、意志和认知等心理因素的合理应用和干预可以成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径。  一、需要路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分层教育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4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需要的起源分类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可

5、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关于需要的结构,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icaltheoryofneeds)的理论影响最大,为我们广泛应用。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结构,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理想信念的形成以需要为前提,只有符合主体的价值观、目标、愿望和兴趣的事物,主体才会形成相应的理想信念并付之于行动。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从发,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需要,找准理想信念

6、的着力点,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大学生生活理想的教育  理想从内容上可划分为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下往上依次是生理的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学路径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教育。一个人只有在存活得到保障,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其他需要。可见在做好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的同时,也要着力于大学生生活理想的教育。  (二)着力于大学生个人理想的教育  在注重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应着力

7、于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重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社会理想是指特定社会的阶级或民众对待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级终极发展归宿之理想的把握和持有,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5。大学生个人理想是指学生对自己未来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对自己的前途、人生状态和归宿等的把握和持有。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和重视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在获得个人成长的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