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

ID:23293750

大小:1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6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_第1页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_第2页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_第3页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_第4页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卷)选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选萃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2、              ,                                       。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3、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3、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

4、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 (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

5、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006年淮安市第29题)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右图3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填“偏  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4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放人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

7、,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_________,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 4.(2006年南和县第28题)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5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8、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的化学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