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ID:23309004

大小:7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06

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法律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它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主动性学习为基础,教会学生如何在更具有实战性、挑战性和真实性的实践环境中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性意识更能得到张扬,也能在自主与创新的氛围中实现被动接受与主动学习的统一以及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  法律的实践品格和教育的主体性理论都对法律教育模式和路径摘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既是法律实践品

2、格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必定选择。“模拟一实验一实践”为主要环节的法律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对变革法学教育的时代性回应。这种模式要求优化“三阶段一体化”的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学校、社会、行业协同创新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建构“案例分析一实践操作一理论研讨”的三位一体教学策略。其直接目标是强化法律人的“整体性思维”,注重通过社区法律服务培育卓越法律人才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性教学模式;培育体系;培养机制和策略;培养目标  1671—1610(201

3、2)03—0081—12  法律的实践品格与法律教育的实践途径 蒋建湘  法律的实践品格和主体性教育理念要求变革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因此,凸显实践的法学教育模式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特别是实务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法律的实践品格及其对法学教育的诉求  法律天生就具备一种实践品格。一方面,作为一种实现公共政策的社会工具,法律体现了立法者对社会状态的应然建构,寄托着治国者对社会活动的总体调整和对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另一方面,法律是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法律旨在调整社会关系,以解决实际理由为导向。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

4、。法律适用过程是一种将规则理性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蕴含着从应然到实然、规则到实践、抽象到具体的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深厚的法律素养、全面的法律知识和健全的法律人格固然重要,但法律职业人的法律实践技能和社会经验必不可少。法律的实践品格要求,法律教育不应该满足于对学生进行法律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让学生在法律实践中获取理解与运用法律的经验,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职业和职业技能,实现僵硬的法律规则与多变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推动法律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  法律教育是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传授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技能为内容的实践

5、活动,也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活动。以人的主体性理论为哲学基础的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人是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性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主体性教育强调,教育应建立在对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的确认之基础上,重视并致力于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基于此,法律教育的主体性理论要求改革从概念到原理的纯理论性的经院式教学模式,推行实践性教学模式。传统经院式法律教学模式强化教师的权威角色与学生的依附地位,弱化学生的个人主体意识,容易造成学生主体性缺位的现象。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则不同,它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主

6、动性学习为基础,教会学生如何在更具有实战性、挑战性和真实性的实践环境中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性意识更能得到张扬,也能在自主与创新的氛围中实现被动接受与主动学习的统一以及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  法律的实践品格和教育的主体性理论都对法律教育模式和路径提出了根本性、方向性的变革要求,法律实践性教学模式获得了正当性基础和广泛性认同。20世纪中叶以来,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作为经院式法律教育模式的矫正和补充机制在西方国家普遍受到重视。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法学教育的最重大变革就是推行诊所式法律教育,其实

7、质是通过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案件处理,从而锻炼出“医术高超”的法律实务专业人才。英国法学教育推行“三站式”训练,要求学生分别接受为期一年的职业训练和为期的一年的法律实习。近年来,德国也在进行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的法学教育改革,强调法律咨询实践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将某些关键性法律技能规定为法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职业化也逐渐成为法学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趋势。2011年底,为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

8、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当今的法学教育提出了变革要求。  二、凸显实践的法律教育模式  为实现和凸显法律的实践品性,我们认为应不断反思传统法律教育模式,注重强化法律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不断摸索并完善以“模拟一实验一实践”为主要环节的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