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ID:23404799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_第1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_第2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_第3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_第4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摘要:阅读教学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质疑,引导探究,让他们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可增强学生的能动性;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自学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创造条件,正确评价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体性;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84-01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

2、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工作实践中,我试对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进行探索。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主体主导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和共振,才是主体参与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5  一、创境激情,培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

3、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时,兴趣又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则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灵活设计教学

4、过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5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美丽的公鸡》等。教学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像《曹冲称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课文则可以用实验演示法教学,把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看;《田忌赛马》、《新型玻璃》等课文教学时,可让学生上台来当解说员或推销员,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静态地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动眼观察等主体性活动中学习课文,效率更高。而《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叙事性的课文和《秋天》、《桂林山

5、水》之类的以写景为主的课文,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录像或多媒体电脑使书面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声、光、形、色,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他们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的需要,可灵活地运用于导入、讲解、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激趣点,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阅读的愿望更强烈。  二、指导质疑,引导探究,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重

6、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将他们置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阅读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地位,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阅读的学习经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中辅导学生进行质疑,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又要科学引导,把一些质疑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提高质疑水平。首先,可以从课题上质疑。如从《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就可以提出“谁?”“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等几个问题。教师适当整理就可诱导学生一步一步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及重点。其次,可以从字词入手质疑。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学生就提出:“

7、课文中‘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胜利才二十分钟’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意思相同吗?”这样的问题就很有价值。另外,还可以从句子入手进行质疑。《小木船》一课中开篇点题“每当我看到珍藏在抽屉里的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学生围绕这个句子提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珍藏小木船?”“他为什么一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陈明是什么人?”因而引出下文。当然,可以引发学生质疑的方法有很多,这就要靠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5  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能敏捷地作出恰当的处理,从而提高他们设疑、质疑的能力。因读书而马虎而产生的疑问

8、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去释疑;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经过自己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导向性的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