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ID:23490542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财经委和研究室的同志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巴州区等相关单位,对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成效(一)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5个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文件,并成立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再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及时解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

2、、新问题和突出矛盾。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项指标层层分解,作为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市县级领导还对全市896户“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四大公共就业专项惠民活动,为就业困难群体建立绿色通道,取得显著成效。截止5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350人,再就业16535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4474人,1876户“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32

3、222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二)狠抓技能培训,夯实就业基础。市、县(区)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人员竞争能力,全市共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62家,其中市本级18家,培训技能达29个类别、上100个专业技术工种,今年已进行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3.2万人,这些培训机构已成为我市重要的人才培训和输出基地。(三)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拉动就业。全市2006年新发展民营企业463家,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11700个;二是市、县(区)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扶助就业。发展以“三保”(保安、保洁、保绿)

4、、“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务”(家政、配送、保健)为主,提供社区就业岗位17000个。三是搭建劳动就业平台招聘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先后引进厦门、浙江37家知名企业,省内19家企业和市内21家企业,集中举行大型用工招聘会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达成意向用工协议1万余份。(四)开展劳动维权活动,积极提供就业保障。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维权,认真组织开展拖欠民工工资专项治理活动,核实督促企业按时兑现民工工资;开通了劳动保障维权专线,24小时受理群众投诉;采取“打击”与“引导”并举,对全市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以及各类中介机构进行专项清理整治。

5、同时,加强了劳动合同管理,完善了仲裁办案体系,在我市输出劳动力民工聚集的新疆、山西、广州等地的建筑、制造等企业中组建了工会,成立了民工维权协会,积极开展维权活动,确保了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二、存在的问题(一)经济发展缓慢,就业矛盾突出。由于我市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较慢,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随着企业改组、改制,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使部分职工离岗失业。在实现了再就业的人群中,大多数是自谋职业或阶段性就业,属不稳定就业。目前全市劳动力供求总量缺口较大,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无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不同人群的就业问题相互

6、交织,就业压力日益凸显。(二)国企改制不彻底,下岗职工就业难。全市共有国有企业459家,已改制299家,仅占65%,没有改制的、正在改制的或改制不彻底的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职工与企业没有解除劳动关系,大多数下岗职工无力兑现经济补偿金,政府不但逐年都要增加经济负担,而且下岗职工还会长期找政府解决有关就业和基本生活问题,成了不稳定的重大因素。(三)政策执行不到位,担保贷款落实难。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由地方财政贴息担保给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群体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我市自2003年启动后,2004年由于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批权收回上级金融部门,且

7、审批程序繁琐,致使小型企业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个人贷款连续三年为零,困难群体自主创业无出路。(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劳动执法维权难。全市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不到9%,私营企业雇工签订合同仅占13%,不少私营企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剋扣或拖欠职工工资,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劳动保护法律规定等侵权行为依然存在。(五)就业观念陈旧,缺少自主创业意识。在未就业的人群中,部分人就业过份靠政府,依恋“铁饭碗”,重国有、轻民营,小钱不愿挣,大钱又挣不来,存在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就业观,缺乏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三、几点建议(一)拓展就业渠道。加快发展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拉动就业

8、、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扶持就业,拓展社区服务扩大就业、搭建就业平台帮助就业、落实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