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

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

ID:23496708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8

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_第1页
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_第2页
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_第3页
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_第4页
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对于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和预防导读:门癌、胃癌等切除手术由于破坏了膈肌结构,使肺通气受到严重损害,肺功能受到较严重的影响,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的患者肺功能低下,术后伤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影响术后咳嗽等正常反射,痰液淤积造成感染。  2.1.2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过长:气管插管或切开主要破坏上呼吸道屏障,削弱了纤毛清除运动和咳嗽反射,降低了【摘要】通过对ICU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理由分析,从护理角度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ICU;肺部感染;预防  1008-6455

2、(2010)11-0078-02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居医院获得性肺炎之首,其死亡率可高达50%,医疗费用亦随之升高,虽然已使用了层流空气净化装置,确保了空气洁净,但ICU内存在患者对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易彻底消毒等众多理由,使其院内感染(HAI)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病房,且在ICU中各种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为更好地预防和制约ICU患者肺部感染,根据个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1国内外目前状况  1.1国内状况,见表1。  1.2国外调查-CDC报告  美国约有5%的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相当于

3、每年200万人  医疗费用增加45亿美元  延长住院日共约8,676,000天  增加患者病死率。  2理由和相关因素  2.1理由分析:ICU病人因基础病更为严重,使宿主防御功能受损,多个易感者集中于相对窄小的空间内,发生感染的机会比其它病房增加2~10倍,而且耐药程度更加严重。  2.1.1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等切除手术由于破坏了膈肌结构,使肺通气受到严重损害,肺功能受到较严重的影响,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的患者肺功能低下,术后伤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影响术后咳嗽等正常反射,痰液淤积造成感染。  2.1.2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过长

4、:气管插管或切开主要破坏上呼吸道屏障,削弱了纤毛清除运动和咳嗽反射,降低了上呼吸道防御机能,使鼻咽、口腔细菌随着导管气囊周围潴留的分泌物瘀积和下移,进入气管肺组织造成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性渗出及水肿,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定植及沿管壁下移,引起感染。  2.1.3反复吸痰,直接损伤呼吸系统黏膜个纤毛系统  2.1.4术后吻合口瘘,误吸:食管癌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内的食物残渣和消化液易从瘘口流入胸腔造成感染。  2.1.5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交叉感染:进入ICU的患者大都经过大手术和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各自带有不同的细菌,

5、使重症病房内菌种类型增加,,均易造成交叉感染.  2.1.6医疗设备不易消毒彻底:呼吸机的湿化器、雾化器和气路管道的细菌污染,进入下呼吸道接种定植.  2.1.7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抑制咳嗽和吞咽反射。  2.1.8危重病人常用西咪替丁防治胃出血,使集体对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下降。  2.1.9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定植于鼻咽部的正常菌群有所减少,而耐药菌株易于繁殖,这些细菌或真菌吸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2.2相关因素  2.2.1手术创伤,禁食;  2.2.2长期卧床,正常活动受限;  2.2.3年龄和基础疾病。  老年人呼吸器官老化,全身

6、免疫力功能降低,小量有毒微生物亦可导致感染的发生。另外在ICU抢救治疗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有基础疾病,合并多器官衰竭,感染机会更高。  3预防  3.1关于人工机械通气  3.1.1吸痰管应选择粗细相当于气管插管内径的1/2,过粗易导致肺泡萎陷,过细则达不到吸引效果。  3.1.2吸痰管应比导管长4-5cm,以保证吸出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此时应向气管内注入湿化液(生理盐水3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以稀释痰液。  3.1.3吸痰时鼓励病人咳嗽,按压胸骨上凹刺激病人咳嗽,以便吸痰管能插入气管内吸痰。  3.1.4吸痰时,将吸痰管下

7、至最深处向上提回0.5cm,再做捻转向上吸出。  3.1.5现提倡带负压插入,以免到达深部负压突然增大损伤气道。  3.2严格无菌操作,切断感染途径  3.2.1室内通风不少于2次/天,每次15-20分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层流,正确采取空气及操作物品培养标本;加强紫外线空气消毒的使用及强度检测,最大限度制约院内菌群;  3.2.2根据病情及口腔PH值的检测选用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最少保持两次,减少口腔感染;  3.2.3使用呼吸机应每日更换人工回路的管道进行清洁.使用呼吸机>7天,应更换全部管道.消毒策略;  3.2.4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导管;  3.

8、3加强雾化后咳嗽,叩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