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

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

ID:23558149

大小:155.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8

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_第1页
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_第2页
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_第3页
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_第4页
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03工作面采后回采率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93上0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编制单位:地测中心编制:审核:科长:2011年8月13日6一、工作面概况93上03工作面位于九采区东部,东临93上02工作面采空区;南到井田边界煤柱;北到九采3上轨道下山;西侧位九采3上轨道上山。工作面位于井田南部,南阳湖农场一分场东340m,南阳湖农场二分场东北116m,地面为农田。该面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回采,2011年7月13日停采,面宽243.0m,实际回采长度747.45m,揭露煤层厚度1.2~2.2m,平均厚度1.95m,工作面动用储量48.46万t,

2、采出量47.67万t,落煤损失0.79万t,工作面回采率98.37%,损失率1.63%。面内多处受断层发育影响,造成断层附近撇三角煤,地质损失面积合计9662m2,损失煤厚0.86m,地质损失共计1.14万t,按规定程序履行了报批。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93上03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层,煤层底板标高-645.8~735.9m,煤层倾角2~10°,平均4°。煤层局部含一层厚0.3m左右的泥岩夹矸;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总体趋势为南部厚、北部薄。煤层普氏系数(f)一般在2.1左右,为软~中等硬度煤层。老顶以灰白色中砂岩为主,成份以

3、石英、长石为主,平均厚4.7m,顶板为灰黑色粉砂岩,平均厚9.8m;底板为灰黑色泥岩,具膨胀性,平均厚1.5m,老底为浅灰色细砂岩,泥质胶结,平均厚19.0m。三、地质构造情况该面煤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2~10°,平均4°,宽缓褶曲发育,走向北部近NNW向,中部近EW向,南部SW向,总体趋势南部高、北部低。6该面地质条件局部复杂,断层发育,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共揭露落差0.3~5.5m断层43条,其中隐伏断层21条,小于1m的16条,1~2m(含1m)的25条,2~3m(含2m)的1条,大于3m的1条。该面在回采过程中平均每百米

4、有断层5.41条,每平方公里有断层427条,主要以NW向正断层为主,NE向正断层次之。工作面顺槽揭露的25条断层在面内延展情况与实际揭露基本一致,落差有一定变化;另外,面内揭露21条隐伏断层,走向、落差变化大,局部出现断层相互切割,对回采影响严重。四、储量情况工作面距切眼14m时过第一个断层发育带,发育带共揭露断层11条,落差0.5~2.0m,造成地质损失面积713m2,损失煤厚0.7m,损失煤量0.07万t;工作面距切眼201m揭露SF9124断层,造成地质损失面积232m2,损失煤厚1.5m,损失煤量0.05万t;工作面距切

5、眼404m揭露SF9116断层,造成地质损失面积839m2,损失煤厚0.4m,损失煤量0.05万t;工作面距切眼510m揭露SF9115断层,造成地质损失面积254m2,损失煤厚0.4m,损失煤量0.01万t;工作面距切眼626m揭露SF9114断层,造成地质损失面积215m2,损失煤厚0.5m,损失煤量0.01万t;工作面距切眼687m揭露SF9127断层,造成地质损失面积116m2,损失煤厚0.6m,损失煤量0.01万t;工作面推进至730m时进入大面积断层发育带,发育带内共揭露断11条,落差为0.3~5.0m,发育带影响推

6、进长度140m,在面内影响宽度22~93m,造成大面积割顶底,致使整个工作面难以推进,被迫提前停采,造成地质损失面积6343m2,损失煤厚0.89m,损失煤量1.03万t。整个工作面受断层影响共发生地质损失1.23万t。93上02工作面动用储量28.86万t,原设计基础储量为31.47万t,比设计减少2.61万t,主要原因是:93上026工作面实际回采长度868.35m,比设计回采长度1102.27m少233.92m,由于受煤层倾角的影响和运输顺槽北部需要设计一段平巷车场的要求,造成自设计停采线至面内有36m的岩石巷道,并且位于

7、工作面中部停采位置的F9113(落差5.0m)断层垂直工作面向前延伸,落差逐渐增大,该断层处小断层发育,面内揭露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厚度赋存不稳定,且煤层内含有0.2~0.6m的泥岩夹矸层的影响,被迫提前停采,剩余块段待开采采区煤柱一并回收,基础储量减少2.61万吨。四、水文情况该面位于九采区东部,主要充水水源为3上煤顶底板砂岩水,两顺槽掘进期间,涌水形式主要为煤层顶板渗水、淋水,揭露地质构造均不含水。工作面原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20m3/h,而实际回采过程中最大涌水量7.5m3/h,正常涌水量6m3/

8、h左右,实际回采中涌水量比预计要小,主要原因为该区域煤层顶板砂岩水富水性较弱,赋存不均一,相邻的93上01工作面回采后对该区域顶板砂岩水有一定的疏放作用。五、回采总结93上02工作面采用普通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工作面自南向北,后退式回采。我矿综采二区克服面内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