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1概论

水工建筑物1概论

ID:23580306

大小:90.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9

水工建筑物1概论_第1页
水工建筑物1概论_第2页
水工建筑物1概论_第3页
水工建筑物1概论_第4页
水工建筑物1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工建筑物1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 概述学习要求l目的:1. 了解我国水利资源及分布状况,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与发展。2. 掌握水利枢纽的概念和组成,水工建筑物的分类和特点。水利工程分等和水工建筑物分级,以及分等分级的意义。l重点:1. 水利资源及分布状况,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与发展。2. 水利枢纽的概念和组成,水工建筑物的分类和特点,水利工程分等和水工建筑物分级。l难点:1. 水利水电工程的现状与发展。2. 水利工程分等和水工建筑物分级。学习要点l章节学习内容:1. 我国水利资源,水利事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发展。2. 水利枢纽的概

2、念和组成3. 水工建筑物的分类和特点。4. 水利工程分等和水工建筑物分级,以及分等分级的意义。l学习要点:1. 水利枢纽的概念和组成2. 水工建筑物的分类和特点。3. 水利工程分等和水工建筑物分级。第一节我国的水资源水资源:由大气降水补给的河流、湖泊、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淡水资源。一、河流众多 全国流域面积大于1000 km2的河流约有1600条;长江属世界第三大河流,黄河为世界第六大河流(以长度计)。 (说明,世界上前六大河流排名为: 南 美:亚马逊河,流经秘鲁、巴西; 非 洲:尼罗河,流经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 中

3、 国:长江; 北美洲:密西西北河; 非 洲:刚果河; 中 国:黄河) 形成我国主要的农业区、运输网和发达的工业区。二、径流量大 径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河流量某断面的水量:w = Q*t 。我国的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8×1012m3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径流量为2400 m3,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1/4。三、水能资源丰富 中国1977年~1980年第五次全国水能资源的大规模深入普查研究,确定我国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878亿千瓦 可开发利用量:3.7亿千瓦。分1997年确定我国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2.9亿千瓦(水力

4、发电学报)。四、水资源布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33%,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26%,丘陵占全国总面积的10%,盆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9%,平原占全国总面积的12%。各地降水量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以斜贯我国大陆的400mm等雨量线划界,在此线西北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5%,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农作物需要常年灌溉。在此线以东,降水量由西北到东南逐步增加,但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 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降水量为全国降水量的80% ; 耕地为全国 耕地

5、的36%; 人口为全国人口的 53% 。 长江以北地区: 降水量为全国降水量的20% ; 耕地为全国耕地的65% ; 人口为全国人口的47% 。 其中黄河、海河、淮河、辽河流域: 降水量为全国降水量的10% ; 耕地为全国 耕地的43% ; 人口为全国人口的45% 。 降水量在在时间上的分布 汛期:雨量占全年降水量在的50~70%(7~10月) 冬春枯水期:雨量占全年降水量在的10~20% (11~3月)第二节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是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合理地调配,以达到兴利除害目的的工程措施。一、

6、防洪治河 防洪治河工程包括: 1、整修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工程措施(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0个省市区,支流延伸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浙江、福建、广东等8个省市区,全长6300km。 长江源头俗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藕池—城陵)之称。其险表现为: 河宽700m左右,行洪能力仅为6~6.8万m3/s(流量为6~6.8万m3/s时,城陵矶水位为 34m;1998年8月20日,城陵矶水位35.94 m); 直径距离仅80m,迂回曲折的江段长

7、240m; 堤基为中细砂,卵石组成的透水层,堤身高出12m~16m; 川水,南水遭遇,下游洪水顶托,全流域大洪水; 上游:岷江、金沙江、沱江、嘉陵江发生大洪水;中游:汉江、洞庭湖四水(湘、沅、资、醴)存在洪水威胁; 下游:鄱阳湖五河、太湖洪水顶托。 丰水年,宜昌站流量可达10万m3/s以上。 宜昌站流量频率为:P=10%,Q=6.68万m3/s P=5% , Q=7.39万m3/s P=1% ,Q=9.0万m3/s。水土流失,河床高程增大,行洪断面减小,洪水泄洪不畅。   1952年建成荆江分洪工程:太平口分洪闸 Q

8、分设= 8000m/s; 有效蓄洪量:54亿 m3。1954年太平口分洪闸实际分洪流量: Q分=6900m3/s 50年代建成的杜家台分洪闸,可以将汉江的洪水分流至蓄洪区,以减轻长江中游的防洪压力。但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仍十分严峻,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 问题的办法: 另开河道,其工程量太大,不易实施; 加高大堤,而目前荆江大堤堤身已高出地面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