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ID:23606267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_第1页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_第2页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_第3页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_第4页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江苏省昆山市张浦第二幼儿园唐怡雯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5)06-0056-02大自然给予了人类美好的阳光、水和空气,这些自然因素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多益处,幼儿园应该多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运动,如:郊游、体操、跳舞等;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教师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发展。本文对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指导方法等方面发现了很多可取之处。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

2、是教师指导行为的不当;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整理,从而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以进一步帮助教师改善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分析在指导过程中,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介入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起到指导的作用,使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1.当幼儿反复操作没有进展时。在生活中,幼儿眼里都是有趣的事情,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但由于幼儿的能力各不相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不一样。比如,在科学或数学操作活动中,有的幼儿身上就会出现

3、重复性行为。重复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学习的特点之一,是幼儿情感体验和宣泄的重要渠道,幼儿会在重复行为中积累动作经验,获得自我认知,形成自我概念。教师在面对幼儿的重复性行为时,不要着急介入,而要仔细观察,了解其行为的原因。幼儿的学习是从具体到抽象,经常需要通过反复尝试和操作来获得相关的经验。教师只有通过细致地分析和观察,加入到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成为幼儿参与者和观察者,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进行有效地指导。2.当幼儿遇到困难或出现认知偏差时。幼儿通过各种活动积累经验,可以获得认知的提升

4、。在活动进行时,幼儿所获取的不仅有正确的认知还有错误的认知,他们的探索兴趣往往无穷无尽,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困难,这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因为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快要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面对幼儿的困难,教师需要了解幼儿困难的原因,在适当的时机介入但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投放材料或者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幼儿建起认知的桥梁,帮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3.当幼儿之间出现冲突时。许多幼儿到了幼儿园后,才开始真正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冲突。比如,在游戏活动中会出现都想做娃娃家的

5、妈妈或者是争抢新玩具等现象,一旦出现此类事件,有些教师会担心幼儿不能自己解决而立刻介入,进行阻止,这就使幼儿丧失了自己解决矛盾、与同伴交流、达成理解的机会,甚至会造成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某些方面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仅仅是冷静观察和等待幼儿解决问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等待的过程中,留给幼儿更多的交际空间,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冲突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4.当幼儿不遵守某些规则时。幼儿在幼儿园里不遵守规则的状况时有发生,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幼儿正处于一个认

6、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阶段,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但同时,其自我约束能力又十分有限。面对幼儿出现的一系列行为,许多教师会根据心中早有的好坏标准去判断,给予批评或者制止。例如,幼儿园教室里的钢琴:一般规定不让幼儿乱动,但有的幼儿还是会抓准时机去动一动,弹出点声响。教师此时如果去制止或批评,可能就会打消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或者扼杀其今后探索世界的勇气。规矩往往是成人思维的产物,体现的是成人世界的认识,当然,如果发生危险情况,教师必须立即介入。面对幼儿不同形式的违规,需要冷静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把握

7、好介入的时机,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在教师感觉到自己在干扰幼儿或是认为介入活动是对幼儿负责任时,当教师感觉到有心事或太劳累,无心参与幼儿活动并从中不能感受到乐趣时,教师最好不要介入。给幼儿真正松绑,就是给幼儿真正的尊重和解放,教师应走出被动应付的困境,自觉进入对幼儿的观察与了解,从而形成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在这种反思中,他们才能体尝到与幼儿交往的快乐,才能体验到工作的激情。二、教师在指导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介入过于频繁。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未分清幼儿具体意图的情况下,不管幼儿

8、是否需要,就强行地介入其中。反之,教师介入次数过少,甚至于没有;在组织活动时,让幼儿自由活动,不做任何实质性观察,不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仅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这两种极端的状况,要么可能会伤害幼儿心灵,要么过于放纵,会助长幼儿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介入时要学会控制,不能次数过多,也不能不介入。2.活动目标的针对性不强。①内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符,如中班队列活动,教师单一让幼儿排列直线,幼儿早已掌握了,就会显得没耐心,②活动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