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ID:2362390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胜利油田“油公司”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侯哲摘要:建立油公司模式,走油公司发展之路,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重要举措。为提升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油田高质高效发展,胜利油田开展了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建设,以此为支撑加快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用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关键词:胜利油田“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油公司模式,走油公司发展之路,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重要举措,也是油田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加强用工总量控制、建设精干高效队伍、提高整体质量效益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

2、。为提升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油田高质高效发展,胜利油田开展了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建设,以此为支撑加快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用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一、以顶层设计为龙头,加快推进“四化”建设。按照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基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依靠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两个轮子”共同推动油田逐步转型。一是加大自动化信息化投入,加快工艺流程再造,提高生产运行效率。通过将工艺流程、设备、产品、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设计,实现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二是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布站模式,推进了地面建设模式

3、变革。实施示功图源头自动采集,取消计量站建设,实现自动计量;提升混输工艺,简化地面布局,改“单井—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三级布站模式为“单井—联合站”一级布站模式,实现布站方式、管网布局以及计量工艺的最优化。三是依托信息化建立了高效的生产指挥系统。油井的实时生产信息可以反馈到生产指挥中心。生产指挥中心可以直接对油水井管理站下达生产指令,遇有突发事件等非正常情况,应急班接受生产指挥中心指令进行现场维护。二、以专业化整合为手段,破除“大而全、小而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明晰采油厂、采油管理区、油水井管理站以及其他各类专业化服务队伍的职能定位。一是在整合采油队、采油矿的基础上,组建采油

4、管理区。管理区作为油气产量和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负责日常生产指挥协调运行及生产保障。二是剥离管理区非注采输业务。转变自建自管自营的传统模式,充分依托社会优势资源,控制用工总量,清晰油公司主业、精干主体队伍,满足生产建设需要。三是对管理区内部采油、注水、集输、维修等业务进行优化整合。将原采油队管理职能,工程、地质等技术职能集中上移至管理区机关负责。成立油水井管理、应急维修、巡护巡线等基层操作班组,由管理区生产指挥中心各组室直接管控专业化班组。三、以生产业务流程改造为前提,全面优化劳动组织形式。通过“四化”改造后,基层油水井管理班组的生产方式变驻井管护为电子巡井,变人工量油为自动采集,变

5、定期巡护为中心值守、视频监控,变现场手工操作为远程自动调控,变事后发现被动应对为超前预警主动处置。采油生产作业区实现了全天候无缝隙的视频监控,抽油机远程启停、注水井参数远程调控等工作,均可在指挥中心实现;改变了传统倒班方式,由计量站四班制24小时值守巡护,改为专业化班组白天管井管站、夜间电子巡检与集中巡护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极大地优化了劳动组织形式,为精简岗位和人员创造了条件。四、以缩短管理链条为原则,压扁管理层级。一是推行扁平化管理。取消原采油矿内采油队、维修队等各类四级单位建制,压扁管理层级,实行管理区直接管理生产班(站)组。由传统的“分公司-采油厂-矿-队”四级管理体制转变为“分

6、公司-采油厂-管理区”三级管理体制。二是规范精简管理区机构设置。在示范区建立“三室一中心”的机关架构。即生产管理室、综合管理站、技术管理站、生产指挥中心。各组室权责对等、界面清晰,避免了职责交叉与遗漏,提高了管理效率。五、以提高效率效益为目标,建立油公司运行机制。以经济为纽带,以合同为契约,建立完善优质优价、优速优价、高端特价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最大限度激发活力。一是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立了内部甲乙方市场关系。在采油厂层面,按照采油管理区成本控制责任主体的定位,井下作业、维护维修、特车运输、油水井测试、水电等各项成本下达到管理区。采油管理区成为模拟市场中的甲方,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

7、与各专业化服务队伍结算相关费用。二是配套建立了效益化考核体系。突出油公司“效益”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经营考核方式,建立了以经济效益、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生产管理四类指标为主的考核指标体系。对采油管理区实施以“产量、效益”为主要导向的绩效考核,对专业化队伍实施以“效益、质量”为主要导向的绩效考核。六、“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效果“四化”模式推动了人力资源转型发展,优化了劳动组织架构,精简了机构编制设置,创新了劳动组织形式,减少了岗位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