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

ID:23663559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_第1页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_第2页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_第3页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_第4页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日本民事立法的启示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世界范围的近代民事立法活动中,同处于亚洲的日本和中国都进行过编纂民法典的尝试,但得到的结果却不相同,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日本成功地制定了直至今日仍在适用的现行日本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日本近代国家的崛起,对后来日本的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都发挥了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清末的“大清民律草案”则只为后来“中华民国民法”的编纂做了某种程度上的准备(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准备在中国民事立法史上的重要作用)。烈愿望,成为政府的职责。来自不平等条约的压力成了民法典制定的动力,正如学者们所指出,“条约改正运动的消长给予民法编纂事业以巨

2、大的影响”[18].当时的民法典编纂具有何等重量,从50年之后,学者的评价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即“民法法典的重要,不仅因为它是构成私法根和干的法律,在法律制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其在质量上,实是日本有史以来最早的大法典,还因为其制定是为在明治时代日本最大事业之一的治外法权的废除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法典,是在日本史上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法典”[19].外部条件,从法律自身来看,完备的法律制度必须以坚实的科学理论为基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要在天皇制之下反对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这就只有走法治国家的道路,于是,法学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学习大陆法、英美法的学者

3、,对各种理论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许多问题上结合日本社会的实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可以说,日本民法典就是明治维新之后数十年法学研究活动的结晶。日本大学、中央大学最早是教授英美法的学校,还有许多学者留学德、法等大陆法系国家,带来了大陆法的理论。大概是由于在一个没有“私法”传统,从未有过“专职法官”的国家,普通法难于推开的缘故,日本的法制最终选择了大陆法系的模式。在日本民法典起草时,立法者和民法学者对当时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和能够想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民法调查会的民法议事速记录多达数百万字。另外,日本旧民法仿效法国民法典,现行民法又取自德国民法第1和第2草案对旧民

4、法进行修改,新旧两个民法典草案出台的间隔不足10年,如果没有对法学基础理论较为透彻的研究,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拿出两个民法草案来是不可想象的。日本民法自制定实施至今,仍不失其生命力,与立法者注重法律的科学性是密不可分的。的国家,主张必须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是提出和倡导三民主义,主张制定五权宪法,建立共和国家的近代新中国——中華民国——的缔造者团体的代表者孙中山[43].讨和研究,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民法学界的研究成果,我国立法机关表示了欢迎的态度,并诚恳地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有关民法的起草情况,积极参与民法的制订工作”[50].制定民法典,应当使各种意

5、见,特别是学者的意见能够不受任何成见束缚地发表出来,以便集思广益,研讨、磨砺出科学的原则、方法来。如果民法学界只有一个声音说话,那就失去了其作为学术界存在的意义。立法机关希望法学工作者“下工夫认真调研”[51].众多的民法学者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负责任的认真讨论的确是我们今天民事立法成败的关键之所在。立法工作需要的是多数学者的艰苦努力,而且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今天我国的民法学研究力量已非20余年前的状况,大量熟知两大法系法律情况的学者已经成为民法学研究的中坚,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我国民法学领域中的各项理论上和实务上的问题。每个学者都

6、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都应该以自己的真知灼见真诚地与同行讨论,既要保持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又要防止把严肃的学术讨论搞成个人之间的无聊“论战”,甚至人身攻击,更要摈弃那种拍马投机,相互吹捧,把学术的科学殿堂搞成某些个人的利益交易场所的恶劣做法,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污染了学界的空气,对我国民事立法有百害而无一利。民法学界的同仁应当不追名逐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塌下心来苦干几年,每个人搞清一两个民法学上的基本问题,这样做的人多了,就可树立起良好的学术风气,就能对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史上对待不平等条约的态度,大多是责骂缔约者为“卖国贼”,全国上下仇视列强

7、的“贪婪”与“觊觎”,不加分析地盲目排外,而看不到主要原因是内部因素的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固然是限于当时的通讯手段,大量信息广大百姓无法了解造成的。但近代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专制独裁统治,煽动和利用百姓的盲目爱国情绪(例如对“义和团”),引开百姓对统治者的警觉的伎俩屡屡得手,必有其历史必然。尽管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但应该说对我国历史上这种现象做深入的分析,找出其制度上的根源是有重要价值的。这是历史学和政治学界应该给予认真回答的问题,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准确解答将对我们的法治国家建设发挥极其重要的影响。。任何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都会有自己的特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