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ID:23664148

大小:60.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1页
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2页
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3页
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4页
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2.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教学难点: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具:剪刀、开瓶器、木棍、铁榔头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杠杆 一、引入新课   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

2、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二、新课教学   (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板书:1.认识杠杆)   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

3、。   (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物理学中叫杠杆)   观察和了解学生是否认识杠杆: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质疑1:设立情境。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硬杆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   (观察学生是否能想出在硬杆下垫一块小石头的方法,教师视具体情况作适当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质疑:古猿用的硬杆是杠杆吗?(强调杠杆有支点)   强调硬杆不是杠杆,硬杆与支点结合就是一种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工具——杠杆。这也是人与猿的区别所在——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质疑2:一根硬杆不是杠杆,为什么用来撬开茶叶听盖时

4、就是杠杆了?铁榔头是不是杠杆?   (分析、讨论):知道杠杆有支点   区分硬杆和杠杆的不同,同时进行学科渗透 质疑3: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      (学生可能会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教师视具体情况处理,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但教师不做过多解释)(板书: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杠杆中的几个名词。(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动或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阻或F2)(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动或L1)(5)阻力臂:支

5、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阻或L2)。难点成因:学生实际感觉使学生认识为什么要画力臂,指导学生画力臂的具体方法。(用数学中画点到线的距离的画法,降低难点)   结论: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动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所以人们为了用较小的力撬大石块时,就要把支点放到离石块较近的地方,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   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呢   让学生充分猜想,同时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苹果等物示意给学生看,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定性了解   用身边物体进行实验,简单、易行   知道人们用杠杆撬重物能省力

6、的原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提供一个事例,让学生回家可以模仿,告诉学生如果用较轻的直尺和相同的硬币,可进行定量探究)(板书: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2、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装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实验探究前,应让学生充分讨论他们的探究方案)   3、讨论与交流:   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第二课时杠杆类型及应用一、复习提问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画出如图杠杆的力臂。二、新课教学(板书:4.杠杆的分类)   (告诉学生分类首先要制定分类原则,然后按

7、原则分类。如:同学们可以把身边用品按用途分为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也可以按它们的制作材料分为塑料制品、棉制品、木制品等)(无论学生怎样分类,只要符合分类原则,都应充分肯定)讲解:(1)省力杠杆(L1>L2)动力臂>阻力臂特点:省力,但动力多移了距离。(2)费力杠杆(L1

8、秤。③天平的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的道理:∵F1=G1=m1g;F2=G2=m2g;L1=L2∴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