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

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

ID:23701524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_第1页
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_第2页
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_第3页
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_第4页
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摘要】本文提出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方面的三条选择标准: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中外历史互相联系的标准;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文字表达方面应做到:准确;通俗易懂,生动饱满;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关键词】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中学历史教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仅在解放初期教过几年中学,又缺乏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经验,本来没有资格就这项工作发表意见,但编辑同志一定要我谈谈看法,只得作为一名热心的读者,提出几点希望,聊供编写教材的同志参考而已。一、内容方面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编写的教材是供生活在21世纪

2、的青少年阅读的。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从无数的事件和人物中最应当知道的是些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历史教材应当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智慧启发,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呢?从根本意义上说,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标应当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坚信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进步的,从而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生观。20世纪物质文明有很大发展,但未免“物欲横流”,不少青年缺乏理想,这是一种世界现象,千万不可漠然视之。马克思主义者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坚信

3、人类不管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谈到人类历史的内容,要求把历史看做“人的启示”,而不是“神的启示”,“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应当“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对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自由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1](p.650)西方一些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与我们的世界观不同,但也对人类历史的

4、未来充满信心。已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写道:“就我说来,我依然是个乐观的人。刘易士·纳米尔爵士警告我,叫我远远避开计划和理想,奥克肖特教授告诉我,我们不是朝一个特色的目标进发,最重要的就是小心别让人把船弄得摇晃不定,波珀教授想依靠小小的点滴管理,在路上保留下那个原有的亲爱的T字形拐角,特罗弗·罗珀教授对准大嚷大叫的激进派人士的鼻子打了一拳,而莫里森教授则呼吁以理智的保守精神写出历史,在这时候,我将展望这个在动乱中的世界,在阵阵剧痛中的世界,而且将借用一位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大家用得有些陈旧了的词句回答说:‘

5、可是地球还是运行呀厂!’”[2](p.171)以上谈的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的。下面接着要谈的是:根据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如何组织教材的内容呢?我想提出三条标准:第一条是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我们今天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应当立足于21世纪的现状,看一看挑选什么样的内容,才有益于广大的中学生。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这部著名中国历史高中教科书的“自序”中说:“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的史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

6、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于是他提出“笔削”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现状渊源的标准(StandardofGeicRelation.在文化方面,现在许多课本都增加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这是正确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了现代则成为第一生产力。把中外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写入教材,很有必要。文化的影响,有些能延续几百年、几千年,比政治、甚至比经济的影响还要持久。毛泽东曾以艺术为例,说:“艺术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古代的艺术,后人还是喜欢它。”[11](p.77)贝多芬

7、的音乐,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人们仍然喜爱它,列宁就很欣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在中国史和世界史教材中写到思想文化的内容时,我们应当把握的原则是:人类文明是多元的,各有其价值;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江泽民同志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12](p.524)在中国史教材中,应当说明中华文明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例如,“四大发明”是必须提到的。还要通过历史事实说明,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发扬

8、光大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史学家陈寅恪在总结我国思想史上对外交流的经验后,得出结论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是一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是“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13](p.252)。哲学史家汤用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