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

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

ID:23810907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0

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_第1页
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_第2页
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_第3页
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_第4页
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关于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导读:缓交替穿插,动与静巧妙结合,二者熔于一炉,组织起一个跌宕起伏,摇曳多姿的结构模式。文学创作在谋篇布局上讲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艺术创作也概莫能外,情节结构同样也追慕萦回往返,一波三折。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制中,主创者苦心孤诣,力求以曲折回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来吸引打动观众,而动静结合艺术表现策略在[摘要]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成功借鉴和巧妙运用动静结合传统艺术表现策略,对电影镜头精心剪辑,或以动衬静,或以静寓动,使得

2、画面动静结合,对比鲜明,二者交相辉映,和谐统一。而编导在电影的情节结构上也是匠心独运,或急或徐,或卷或舒,开合自如,张弛有度。电影艺术工以锐意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既使动静结合的传统艺术表现策略通过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得到传承和弘扬,也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策略,深化了电影的思想内涵,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品质。  [关键词]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艺术形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SQN32);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qxj1201);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民间

3、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MJ12-02);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SXJZX2012-015)。  传统美学崇尚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千百年来这种美学精神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艺作品的创作,例如书法家泼墨挥毫,作品中既呈现飘若浮云般的飞动,又展露安若磐石般的沉静,笔势线条动静结合,舒卷自如。画家在表现内容上也着意追求动与静的结合,如动的碧水与静的青山、动的飞鸟与静的花枝、动的牛马与静的松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皆在画作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和谐统一。诗人作诗也非常推崇动静结合的表现策略

4、,或以动衬静,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或以静衬动,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人写景状物,敏锐地捕捉事物动景与静景之间密切的关系,并摄入笔端,从而创造出富于意境的诗歌作品。可以说,由于诗人、画家、书法家对于动静结合传统美学精神的自觉追求和作品中对于动静关系的巧妙处置,因而使得书法、绘画、诗歌等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更为丰厚。  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制中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策略依然为编导者所钟情喜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濡染和熏陶的电影艺术家们自觉地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汲取养分,来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策略,提高电影的艺

5、术品质。为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为了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为了在强烈的对比中突出艺术表现效果,因而动静结合自然就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大决战·淮海战役》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安排就是采用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策略,该片导演蔡继渭说:“影片结构以战役发展为主线,顺时序进行。以双方统帅部、双方前线指挥部、战场三层空间交替。战役分三个阶段,影片在阶段中都间以动静,趋向是由静向动。”[1]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大决战》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主创者是殚精竭虑、匠心独运,剧中情节或卷或舒、或急或徐,开合自如,游刃有余,譬如《大

6、决战·辽沈战役》中在辽沈战役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穿插与萧三闲庭信步、促膝漫谈的情节;《大决战·平津战役》中在山雨欲来,大战将至的紧要关头反而宕开一笔,描绘傅作义陪同司徒雷登游览故宫的场景;《大决战·淮海战役》表现在激战前夕之时,指挥员刘伯承、、陈毅却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戏剧《白毛女》的表演,影片中这些缓急相间、张弛有度的故事情节寓动于静,动静相生,表现出动与静的和谐统一。电影《金沙水拍》中在表现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场景上,“为了避开表现形式的雷同,‘日渡’着意于紧张和热烈,动感强,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由的好

7、帮手..提供,.‘夜渡’则处理得浪漫些,以静衬动:明丽轻柔的音乐中,金沙江两岸亮起几千只火把,三堆巨型篝火均高达十余米。这样,‘日渡’‘夜渡’意境相同,韵味各异,都反衬着用兵如神的潇洒。”[2]导演在渡江一场戏的拍摄上巧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白天和夜晚渡江迥然不同的情景设置,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还有电影《决战之后》在拍摄中也巧妙地借助了动静结合的策略,导演“为了强化喻义和观赏性,二度创作中增加了一些利用反色彩处理‘动’与‘静’的戏,以取代剧本中的纯交代性的表述部分。如大墙下众战犯的‘总结徐埠会战

8、’,大院里众战犯‘围歼肥猪’,军事学院杨勇司令‘带头向教官敬礼’,刘镇湘和弟兄们‘怒打日本战犯’等等”[3]。如此的艺术处理使影片饶有情趣,也更吸引观众。再如《大进军》《太行山上》《七七事变》《鏖兵天府》《重庆谈判》等许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都将动静结合作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策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反映气势恢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