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

ID:2381725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_第1页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_第2页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_第3页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_第4页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营市雨洪利用与防洪排涝分析王昊(东营市城市管理局,山东东营257091)【摘要】目前,东营市可利用淡水资源量5.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的11%,有效利用雨洪为生态湿地和城市水系补水、换水成为工作的重点。如何使河道、湖泊、水系的防洪排涝和存蓄雨水有机结合,对雨洪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尽可能蓄滞汛期雨水,就需要分析水利工程和汛期降雨分布特点,建立科学的调度及联动机制,做到尽量减少洪涝灾害、少污染、多蓄水。.jyqkm,城区防汛工作遇到了极大挑战。2.2 降雨径流状况东营市于1983年建市,经过近30年的建设,城市已

2、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排水管网,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文特性在逐渐改变,城市雨洪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胜利油田所驻地(西城)由于建设时间相对久远,地下管网配套不完善,城区不透水面积比重较大,排水能力低,产汇流速快,如遇较大暴雨,则形势极为严峻,低洼地区的积水往往会到灌入居民家中或地下室内,使交通中断;②城区河道防洪任务重,目前,东营城区仅广利河及环城水系存在调水功能,对洪水调蓄能力有限。3 雨洪利用情况东营市年平均降水量613.6毫米,形成地表径流量4.47亿立方米,但由于存在雨污混排现象,雨水收集率

3、极低。2007年,东营市政府实施了“黄河水城”开发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雨洪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改善了城市防洪和水资源利用关系。3.1 黄河水城建设情况3.1.1 广利河改造情况广利河是东营市最重要的行洪河道,原为一条自然形成的季节性排水河沟,1950年,为解决地区的排涝行洪问题,开挖广利沟,196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并正式更名为广利河,实现入海口处“5年一遇”排涝流量81立方米/秒,“20年一遇”防洪流量175立方米/秒。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将其作为“黄河水城”建设

4、的起步工程,对河道进行拓宽加深、淤泥进行清理,广利河的行洪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改观。3.1.2 清风湖建设情况清风湖规划范围北起南一路,南至南二路,西起东二路,东至东四路,东西长约4.9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3平方公里,可蓄水300万立方米。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旅游、防洪、蓄水的综合性工程。3.2 近年来城区雨洪工程建设情况通过河道、内湖等各种途径合理利用城市的雨洪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减小城市径流量,削减洪峰流量,减小城市防洪压力和防洪排涝基础设施

5、的投资,能够极大地减轻雨洪灾害,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度以来新建了4处较大的雨洪利用工程。3.2.1 东一路水系开挖、疏浚工程和节制闸、涵洞建设工程:全长6500米(广利河-东营河),宽40米。河道采用自然护坡,建成生态河道。在东一路水系与广利河、东营河连接处建设节制闸2座,加强广利河水系的蓄水、行洪功能。3.2.2 东城水系循环工程:建设沂州路水系橡胶坝1座,新建增氧设施8处,维修东三路橡胶坝1座,开挖疏通东三路水系并与东营河进行连接,建设与东营河连接处节制闸及北二路涵洞,完善城区水系循环利用功能。3.2.

6、3 东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对现状水系进行清淤,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设施,实现水源补给,建设水系净化设施,实现循环净化,实施水系湖泊生态修复工程,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3.2.4 广利河北部区域排水设施完善工程:建设西三路、烟台路、嵩山路雨污水管道和西三路雨水泵站,解决西二路至西四路之间,广利河北部区域内雨污水排放问题。4 雨洪管理运用4.1 确保城市度汛安全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当有明显降雨时,利用现有工程资源,合理调度,及时开启闸门,实行前期行洪;暴雨期间,根据雨量的大小,实施城区中的错峰调度,合理布置河湖蓄水,减轻城

7、区河道分洪压力,尽量避免洪峰叠加,从而减轻广利河的行洪压力。4.2 加强雨洪管理加强对城区水系的疏导、调度,在保证城区排水通畅的前提下,利用水系的节制闸、橡皮坝等设施对雨洪进行管理。充分利用暴雨行洪,重点清除污染水体,同时对广利河进行生态补水,确保排水系统发挥最大功效,城区水系污染降到最低。同时,利用现有河道及湖泊拦蓄雨水,从而使雨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4.3 合理利用雨洪利用拦蓄的雨水,较好地解决了园林绿化、生态补水水源问题;利用暴雨行洪,对城市河流及水系进行水体置换,做到了抑制洪灾爆发和改善水环境的有机结合;利用雨水收集工程

8、,解决部分绿地用水问题。5 结束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东营市充分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化这一有效途径,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有效回灌地下水,很好的留住了雨洪资源,真正做到将雨水带回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