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

ID:23871283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上传者:U-991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_第1页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_第2页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_第3页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_第4页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阿尔茨海默病DTI早期诊断的研究佘颖芳曹建华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南益阳413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特点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患者12例(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10例(MCI组)及体检正常老年人10名(NC组),均予以规范脑部DTI扫描,测量并分析3组脑部不同区域的平均扩散率(MD)、各向异性指数(FA)。结果AD组患者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各区域FA分数分别为(0.38±0.02)、(0.24±0.02)、(0.26±0.02)、(0.54±0.05)、(0.36±0.01),枕叶FA分数与其余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枕叶外的其他区域FA分数均明显低于MCI组与NC组(P<0.05)。AD组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各区域平均扩散率(MD)分别为(819±35)×10~6mm2、(819±26)×10~6mm2、(908±28)×10~6mm2、(815±39)×10~6mm2、(796±52)×10~6mm2,枕叶MD与其余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枕叶外的其他区域MD均明显高于于MCI组与NC组(P<0.05)。 结论采用DTI技术可观察到AD早期患者脑部不同区域,MD明显上升、FA明显下降,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分析效果良好,临床上可通过DTI诊断区分AD患者与MCI患者、正常老年人,并及时控制MCI向AD的转变及AD的进展。.jyqkaging,DTI)为目前脑研究领域应用广泛的无创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组织微观物理特性定量显示分析技术,也是目前为止医学界唯一的可实现脑白质纤维无创追踪及解剖连通性分析的临床技术。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社会环境的转变,我国在迈入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越来越严重地受到AD的困扰,严重降低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1]。DTI的应用可在AD早期发现患者脑白质纤维异常及解剖连通性变化,并准确区分AD患者与MCI患者、正常老年群体,为AD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带来希望,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90病(AD)早期患者12例,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学传染病及中风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协会制定的AD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2.8± 7.4)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10例(MCI组),均经认知能力筛查测验和智能量表评估,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1±5.6)岁。体检正常老年人10名(NC组),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0.9±6.3)岁。1.2方法1.2.1DTI检查首先使用SiemensMagomAvanto1.5TMR仪进行头部扫描:三维磁化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1D图中进行FA值和MD值的测定分析,3个层面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即为ROI研究结果。图像重建过程中的ROI径线在解剖结构内部且与此结构之间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存在,检查和处理过程均要注意避开脑脊液、灰质区域,根据测量区域的差别灵活调整ROI径线[4]。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2结果2.1各向异性分数(FA)对比AD组患者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各区域FA分数分别为(0.38±0.02)、(0.24±0.02)、(0.26±0.02)、(0.54±0.05)、(0.36±0.01),枕叶FA分数与其余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枕叶外的其他区域FA分数均明显低于MCI组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平均扩散率(MD)对比AD组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各区域平均扩散率(MD)分别为(819±35)×10~6mm2、(819±26)×10~6mm2、(908±28)×10~6mm2、(815±39)×10~6mm2、(796±52)×10~6mm2,枕叶MD与其余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枕叶外的其他区域MD均明显高于于MCI组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3.1成果及意义该次研究采用DTI技术对AD患者予以规范脑部DTI扫描,测量并分析3组脑部不同区域的平均扩散率(MD)、各向异性指数(FA),并与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NC)同等检查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发现AD患者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半卵圆中心等多个区域平均扩散率(MD)明显高于NC群体和MCI患者,各区域的FA分数也明显低于NC群体和MCI患者。DTI )为AD早期临床诊断的关键途径,可通过DTI的规范应用尽早诊断和区分正常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MCI)及AD患者,克服AD确诊患者多为中晚期的缺陷和AD、MCI误诊的难题,无创研究活体脑微结构、纤维联系、神经解剖特点、脑退化情况,通过对组织物理微观特性的研究分析、跟踪脑内白质纤维并分析其连通性,完成AD早期诊断。3.2相关研究背景及现状AD临床研究及诊疗历史100多年,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和具体病因,是典型的多致病因素影响的、复杂的一种病理过程。临床公认的AD病理特点有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免疫功能紊乱、神经递质障碍、自由及损伤等。对于AD的早期诊断,尚没有公认的特效生物学检测方案,尤其在病情发展早期,精确诊断技术缺乏,致使多数患者在AD中晚期才能确诊并开始治疗,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家庭负担,延误病情[5]。当前的AD早期诊断仍然以排除法为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AD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中的AD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的AD诊断标准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与AD的关联,结合病史、体检结果和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心理学诊断资料综合分析病情,准确度不高,执行难度大[6-8]。 从目前的DTI技术在AD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中可以看出,采用DTI技术检查后,可以水分子扩散各向异性为主要分析内容,定量分析各方向分析扩散权重,及时发现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利于AD防治。该研究结果与目前相关研究及报道基本相符。3.3缺陷分析该次研究较为科学地得出了AD患者早期DTI诊断的脑退化、局部神经解剖、脑部纤维联系等特点,有效区分了AD早期患者与健康老年群体、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DTI检查结果差别,且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但研究中涉及受试者例数不够多,未能得出更具说服力的DTI技术在AD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和特效性,此种技术在早期AD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jyqkalagingandAlzheimeracute;sdisease[J].MICCAINIBAD,2013(4):52-62.[8]DaianuM,DennisEL,JahanshadNeracute;sdiseasedisruptsrichcluborganizationinbrainconnectivityp.Biomed.Imaging,266-269.(收稿日期:2014-03-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