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

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

ID:23896996

大小:9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1

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董建康《“分层走班”背景下校本培训的研究》是2016年9月申报成功的浙江省教师发展规划课题。课题组本着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原则,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对照课题实施方案,已基本完成各项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量身定制”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生动实践当下,全面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互联网+、工业4·0使“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生产与服务成为现实。在课堂中,许多师生以前企

2、盼的学习方式借助互联网能“美梦成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学校要更加尊重学生,赋予学生必要的选择权,突出“因材施教”,实现“分层走班”。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发展的趋势,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顺应这些变化,2015年秋季始,柯桥区实验中学着眼于“精准减负”,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的差异,开始为他们量身定制课程、课堂

3、、作业、微课和评价,努力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2.实验中学教学改革一直全省领先柯桥区实验中学的课改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07年,浙江省教研室在我校召开“轻负担高质量”现场会;2008年,省教研室又来校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调研,绍兴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曾专门发文表扬嘉奖,号召向我校学习。2012年,我校加入了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并因“真实的轻负优质”全票当选为理事长单位,当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在教育部召开“减负”工作媒体通气会,我校作了专门的经验介绍。2015年,我校又加入浙江省评价改革试点学校。132015年,柯桥区在全省率先区

4、域推进“分层走班”教学改革。2016年12月7-9日,浙江省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研讨会在柯桥区举行。省教研室张丰副主任在研讨会高度肯定柯桥区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课程改革,认为在柯桥区看到了“谨守准则的教学形态、因地制宜的管理制度、积极务实的区域推进、有机结合的育人体系”。作为课改“领头羊”的实验中学,责无旁贷。(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实践“分层走班”教学的关键落点在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调控师。“分层走班”课堂需解决不同教师在不同层次或同一教师在不同层次班教学时出现的教学目标、内容定位、教学组织、实施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换句话

5、说,教师必须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实施对应的教学策略,采用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因而,引导教师走出原有的思维方法,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和技术加油站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把“分层走班”教学改革开展好,必须先把教师培训好。二、理论支撑(一)因材施教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二)“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针对各

6、层次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从各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三)成功教育理论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一部分来自学生自身,一部分来自外部学习环境。部分学生在统一化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重复失败的经历,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失败者心态。成功教育主张积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尝试成功,促使学生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形成学生自身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3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

7、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兴趣愿望等选择适合自身水平、能取得“发展比较优势”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节奏、配套作业、考试检测、评价尺度等均不同。四、本课题研究现状学校从2015年9月,开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近一年教实践中,在管理和教学两个层面有许多极需完善的地方:“分层走班”管理制度不够成熟;教师在“分层走班”实践中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短期内缺乏核心领军人物;教师对分层后学生学情缺乏科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许多方面都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行政班和学科班教师角色错乱,来自一线教师的不

8、理解,抱怨负担重,压力大。种种迹象表明,要把所有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中来,对教师进行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教师进行持续充电,已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