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

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

ID:23900223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1

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_第1页
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_第2页
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_第3页
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_第4页
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莫扎特音乐对幼儿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  莫扎特的音乐有着天使般纯净、清新、明快的特质。歌德曾说过,像莫扎特这样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罗曼罗兰则这样形容莫扎特的音乐: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却是美化了的生活。20世纪末,莫扎特音乐的魅力在认知發展领域得到新的阐释。1993年,Rauscher等發现,与放松及静息的状态相比,让大学生聆听10分钟莫扎特音乐后,他们在时空推理任务上的表现更好。法国医生T0matis提出莫扎特效应(MozartEffect)这一术语,以描述莫扎特音乐的神奇作用。尽管莫扎特效应在不少研究者的实验中多次重复出现,但也有很多研究者因

2、无法重复该效应而对其产生质疑。  关于莫扎特效应的产生机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心境一唤醒一偏好说,一种是启动说,持这两种观点的研究者互相质疑。且各自的观点都得到了一些研究的佐证。持心境一唤醒一偏好说的研究者认为,莫扎特音乐本身并不特殊,只是聆听音乐导致了被试心境、大脑唤醒度或偏好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其时空推理能力。如,Chabris对Rauscher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大学生时空推理测验分数之所以提高的真正原因是所谓的兴奋唤起,因为不论是静息状态还是聆听放松音乐,其唤醒度均不如聆听莫扎特音乐要高。他认为是莫扎特音乐提升了个体的注意水平,从而促进了其认知测验成绩的提升。0untca

3、sfle也指出,莫扎特音乐具有鲜明的结构特征,这与大脑皮层的高度组构(superorganization)相匹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显示,莫扎特音乐确实存在独特的神经生理诱發模式。如功能磁共振(fMRI)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NIRS)实验均發现,莫扎特音乐对大脑的激活最为广泛,除了颞叶皮层外,还激活了背外侧前额叶、枕叶和小脑等与时空推理关系密切的脑区。此外,临床研究也证实莫扎特音乐可以减弱癫痫病人的痫样放电活动,从而改善其病情。卢英俊等采用脑电功率谱和重心频率分析的方法考察莫扎特效应的代表音乐SonataK.448的神经电生理效应,结果發现莫扎特音乐对脑电重心频率和α波功率谱的作用

4、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L.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莫扎特音乐(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一乐章)对幼儿在表情加工任务中的表现是否具有独特影响作用,为此我们特选取高唤醒度正性情绪、高唤醒度负性情绪、低唤醒度正性情绪、低唤醒度负性情绪四种类型的纯钢琴曲以及白噪音作为对照,以幼儿识别高兴、悲伤与中性表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为考察指标。所选对照音乐均不含有莫扎特音乐独特的回旋性与高结构特征。研究假设为:(1)莫扎特音乐中很强的周期性和结构性是造成莫扎特效应的主要原因,且莫扎特音乐有助于提高认知输出水平,故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相比,莫扎特音乐更有助于提高幼儿在认知任务中的成绩,即莫扎特音乐有助于幼儿更好

5、地完成表情识别任务。(2)不同唤醒度音乐对个体的认知存在不同的影响:高唤醒度音乐可增强个体的唤醒水平从而提高其认知加工水平。低唤醒度音乐则相反。(3)情绪音乐诱發个体的情绪感受,对个体识别相同效价的情绪具有启动效应,对个体识别相反效价的情绪具有干扰性。即正性情绪音乐有助于幼儿识别高兴表情,干扰幼儿识别悲伤表情;负性情绪音乐则相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从杭州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随机选取幼儿被试,其中大班幼儿31名(男孩16名,女孩15名,平均年龄44.0±2.5月),中班幼儿30名(男孩15名,女孩15名,平均年龄54.9±3.4月),小班幼儿2

6、7名(男孩13名,女孩14名,平均年龄66.1±4.2月)。所有被试身体健康,听力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无精神病史,未服用精神类药物,均为右利手,参加舞蹈或音乐等兴趣班的比率,大班为43.75%,中班为33.33%,小班为3.33%。  (二)研究材料 1.音乐材料  请音乐专业教师筛选出高唤醒度正性情绪、高唤醒度负性情绪、低唤醒度正性情绪和低唤醒度负性情绪四种类型的纯钢琴曲各3首,将音乐响度统一调整为75dB,并由28名(17名男性,11名女性)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对包括莫扎特音乐在内的所有钢琴曲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形容词检查法,请28名大学生从情绪二因素结构图中分别选

7、取描述高唤醒度正性情绪、高唤醒度负性情绪、低唤醒度正性情绪和低唤醒度负性情绪的形容词各3个,[17]并请他们针对每段音乐分别用这12个形容词进行五点量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L.研究者最终确定6种实验音乐音乐1: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一乐章》,音乐2:高唤醒度正性情绪音乐《猫和老鼠》(科普兰),音乐3:高唤醒度负性情绪音乐《小夜曲》(舒伯特),音乐4:低唤醒度正性情绪音乐《肖邦练习曲13》,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