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

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

ID:23902934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_第1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_第2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_第3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_第4页
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传播学视阈下的手机新闻摄影变革  麦克卢汉曾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新闻摄影由来已久,但作为新兴的第五媒介,手机与新闻摄影的联袂演出,一方面颠覆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摄影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也伴生了侵犯隐私权、挑战新闻摄影真实性等问题。  一、手机新闻摄影突破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  1.手机新闻摄影模糊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主体的界限。大众传播时代传者中心论。大众传

2、播时代,新闻摄影基本被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四大传统媒介所垄断,由此构建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具体表现为:(1)大众传播机构在信源的获取上占有组织和设备方面的优势,并对传播的新闻图像进行策划和把关。(2)传播者和接收者在图像传播过程中的关系不平等,这表现为占有图像数量的不平等,大众传播机构流向大众的图像远远比受众向大众传播机构提供的图像信息要多,此外,大众传播媒介还垄断了图像信息的发布渠道。(3)由于大众传播机构无论在信源的获取上,还是在图像传播过程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此,社会主流图像信息的流向呈现出一种

3、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趋势,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着图像传播的主动权。  移动互联网时代模糊了传受双方的界限。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格局,使传者和受者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随着手机和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传统的受众从专业摄影技术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们分布在事件的不同角落,随时准备拿出手机拍下决定性瞬间,并将图片传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供网友和媒体转发、评论。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由于其即时的交互性,信息流呈环形走向。传受双方在这个环形的信息传播系统中,身份是不断变化的,受者可以成为传者,传者一

4、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受者。在这个环形链条中,每个节点都可以成为新闻图片的制作者和传播者,也可以成为图片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图像传播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和多向传播,传受双方的界限被逐渐消解。  2.手机新闻摄影扩大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1]。随着以Instagram、新浪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基于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下,用

5、户将自己用手机拍摄的新闻图片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发布到网络上,与其他关系用户进行共享,该用户的粉丝们通过一键转发或评论将此内容共享至自己的虚拟社区中。随着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和社会化媒体的无缝对接,整合并优化了新闻图像传播的模式和效果,扩大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从微观层面深入解读手机新闻摄影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规律,笔者以31昆明暴恐案在新浪微博的传播为案例,分别对手机新闻摄影在自媒体微博平台传播和手机新闻摄影在媒体微博平台传播将进行相关数据统计,时间段为3月1日21点18分至3月2日02

6、点13分。其中,手机摄影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研究,笔者以新浪微博现场网友我要存钱买药、味道曲靖与快乐阿松、cc说她爱帕克、曹静静静静静静静(记者)的微博为研究对象,对四位网友在个人新浪微博中发布的手机新闻图片进行了相关统计,统计参数包括图片数量、拍摄器材/客户端、发布时间、统计截止时间、转发量、评论量、顶七项参数。而手机摄影在媒体微博平台的传播研究,笔者以使用手机新闻图片较多的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新京报、新浪图片四家媒体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对四家媒体官方微博在昆明暴恐案中发布的手机新闻图片进行了相关统计,统计参数包

7、括图片数量、图片来源、发布时间、统计截止时间、转发量、评论量、顶七项参数,其中图片数量计入了重复使用和转发的手机新闻图片。数据显示,四位网友共发布7条微博,22张手机新闻图片,共被转发25075次、9206次、6897次。新浪微博四大媒体账号共发布27条微博,120张(重复使用和转发的图片被计入)手机新闻图片,共被转发20049次、5358次、1220次。上万次的被转发量和评论量足以说明手机新闻摄影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力。  3.公民新闻摄影建构新的传播格局。与传统新闻摄影相比,手机介入新闻

8、摄影领域,使公民成为新闻图像传播的主体,话语权由精英回归到平民。手机新闻摄影一方面在特殊语境下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在场,另一方面本文由.L.收集整理为公民参与创造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平台。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认为新技术强化了以信息为目的的公民参与手段,即政策制定者和公共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从公民那里获取信息,同时不必分享其决定影响权力[2]。尤其是在突发性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