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

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

ID:23907076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1

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_第1页
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_第2页
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_第3页
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_第4页
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大学理念的现代走向:坚持、扬弃与改造[摘要]传统大学理念作为现代大学理念的基础,要在指导大学实践中既保持大学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又能使大学跟上社会的发展而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必须结合现代大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走向: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传统、大学自治、学术自由、重视科学研究等传统大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坚持;理性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传统、大学是学者的社团、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与普遍学问的场所等传统大学理念,既需要保留和发扬,又需要舍弃不合理的因素,即扬弃;而“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传统大学理念,却必须加以改造。  [关键词]传统大学理念;坚持;

2、扬弃;改造Abstract:Ifthetraditionalideasofuniversity,asthefoundationofmodernideasofuniversity,aketheuniversitycatchupentofthesocietyasustchoosethereasonabletrendsaccordingtotheneedofmodernuniversityandsociety'sdevelopment.Thetrendsareinsistence,developingtheusefulandabandoningtheuseless,andtra

3、nsformation.  Keyation    传统大学理念是现代大学理念的基础,但它如同大学自身一样,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面对现代大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新变化,传统大学理念必然面临着新的选择:如果一味地坚持这些理念,则可能会导致大学的改革受到阻碍,使大学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被抛弃;如果抛弃传统,完全按现代大学和现代社会实践的要求建立全新的大学理念体系,则又可能会使大学丧失自己的根本,最终导致大学的异化。因此,面对现代大学与现代社会的挑战,传统大学理念的选择走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传统大学理念及其主要范畴    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

4、求及其所持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1](P75)。传统大学理念是相对于现代大学理念而言的,从时间上看,指萌发于中世纪,形成、确立于19世纪的大学理念。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传统大学理念在中世纪和近代社会得到广泛的倡导和支持,表现出与古典大学或近代大学的协调与适应,但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传统大学理念日益受到来自社会和大学自身发展的严峻挑战。传统大学理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者洪堡和英国的红衣大主教纽曼。根据他们的概括和阐释,传统大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范畴:  第一、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传统。不论是中世纪大学的实践,还是1810年

5、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提出大学的“纯科学”和“修养”两大任务,或者是19世纪中叶纽曼提出的“知识本身即为目的”主张,都是以理性主义作为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认为大学传播和探索真理是出于纯粹的理性冲动,超越感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计功利得失。为了保持真理的纯洁性,知识应与政治和市场分离,大学应成为封闭的象牙塔。与此同时,传统大学理念又以人文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纽曼是古典人文主义的代表,他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养绅士的地方;而洪堡作为一个新人文主义者虽然接纳科学,但其大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人文主义精神,如提倡人的个性和学术自由,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培养有着全面修养的人等,其“由

6、科学而致修养”的科研功能观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气息。  第二、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与普遍学问的场所。这是传统大学理念关于大学性质的集中看法。从大学的人员组成来看,中世纪大学一开始便是由学者组成的社团,洪堡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学者的社团这一概念,但他创建的柏林大学,就是一个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的社团,而师生都是探究学问的学者。从学问的层次上看,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深学问是大学产生的历史与逻辑起点,中世纪大学一经产生,其探索和传播的学问在层次上便属于高深的知识。洪堡把柏林大学称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并明确指出大学是学术机构的顶峰。从学问的范围上看,大

7、学又是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的场所。中世纪大学产生不久便形成了包括神、文、法、医四个学院的传统,其传播和探索的内容基本包括了当时可以称得上是高深学问的所有学科,大学便成为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的机构。纽曼将这一理念明确化,认为只有把所有知识荟萃在一个名字之下,才能称之为大学。  第三、大学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培养人才的职能是伴随着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便有的,起初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如法律、医学等方面的世俗性、职业性人才,随着教会对大学的控制,大学在兼顾世俗性人才培养的同时,主要培养教士、牧师等宗教界人士。在长达五六百年的历史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