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

ID:23975437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_第1页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李谧李明军(河南省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74150)【中图分类号】R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21-02【摘要】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111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45例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41例单纯应用化疗药物,均治疗2个周期,进行相关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缓解情况,观察组缓解率55.56%,对照组46.34%,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灶变化情况,观察组有效率31

2、.11%,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55.56%,对照组生存质量提高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增加,观察组有效率51.11%,对照组有效率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症状缓解、生存质量提高、体重增加及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临床观察肺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近年来肺癌

3、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对1、II、Ilia期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当前肺癌就诊较晚,80%患者确诊时己属晚期,虽然NSCLC恶性程度较小细胞肺癌为低,局部发展及远处转移慢,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就诊时己属晚期,且存在微小转移灶。经系统检查确定肺癌病灶局限于一侧胸腔,估计己经与周围重要结构(大血管、主支气管、胸膜及心包)粘连侵润,预计手术切除网难或无法切除,对Illb〜IV期患者无法手术治疗,可接受化疗、放疗或中医中药治疗。自2007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并

4、设单纯化疗组41例对照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8月〜2011年8月86例NSCLC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45例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41例单纯应用化疗药物。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39〜75岁,平均(62.22±8.11)岁;鱗癌25例,腺癌20例,均为Illb〜IV期。对照组41例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40〜74岁平均(59.33±7.69)岁;鳞癌22例,腺癌19例,均为Illb〜IV期。全部病例均冇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年龄≤75岁,卡

5、氏评分〉5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无严重的肝、肾及骨髓功能障碍。治疗均己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1.2治疗方法观察组:艾迪注射液3支(15m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第1〜10天,国产长春瑞滨〔NVB)40mg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DDP30mg第1〜5天静脉滴注。对照组:国产长春瑞滨〔NVB)40mg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DDP30mg第1〜5天静脉滴注。1.3观察指标疗效评价及毒副反应均按WHO推荐的实体瘤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主要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瘤体大小、生存质量、体重改变及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常见症状(咳嗽

6、、血痰、发热、胸痛、气短、乏力)分为4级: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临床症状积分值下降≥2/3为显著缓解;积分值下降&8^1/3但<2/3为部分缓解;积分值下降<1/3为无缓解。瘤体大小按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标准[1】。生存质量按卡氏评分标准评定[1】,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以上者为提高,减少10分以上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未超过10分为稳定。治疗前后均测重体重2次,取平均值,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1.5kg为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体S增加≥lkg为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无增加或增加<lkg为无效。2结果2.1症状缓解

7、情况:在咳嗽、短、乏力等方面,观察组缓解率55.56%(25/45),对照组46.34%(19/4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痰、胸痛等方面,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癌灶变化情况:观察组的有效率(CR+PR+NC)31.11%(14/45),对照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3生存质量: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55.56%(25/45),稳定35.56%(16/45),对照组生存质量提高21.95%(9/41),稳定34.14%(14/4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o2.4体重: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22例,有效率51.11%(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