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林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与探索

浅谈农林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与探索

ID:23983483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农林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与探索_第1页
浅谈农林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与探索_第2页
浅谈农林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与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林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林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与探索葛金库(满城县职教中心河北满城072150)1.现状长期以来,我校的农林专业教学计划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基木上是沿用传统的“学科木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教学分段排列,各课程自成体系。农林专业的学生主要以学习园林绿化工内容为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着课程划分过细,课程设置专业局限性过强,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存在各学科之间缺乏融合的弊病。导致教学上内容繁琐、交叉重复、理论教学时数偏多,形成学生专业U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这一不良结果,明显与培养园林职业高素

2、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突出园林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例如:专业基础课中《土壤肥料学》、《气象学》和《园林生态学》的内容重复较多;专业课中,《花卉学》与《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工程》与《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专业特点也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的结合点很少且交叉重复,费时费力,教学效果欠佳。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出现学生对木书木上的理论知识尚能精通,而对其它学科甚至相近工种(花卉工等)的有关知识却知之甚少的问题。会出现只会种树不会养花,只会种不会养护的现象。所以,用这种传统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

3、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只有不断探索跨学科专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改革传统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教学,实行弹性选课制度,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2.策略2.1实行“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近年来,高校正悄然兴起“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并且取得了成功。我们认为这种新型课程设置模式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奋借鉴意义。职业学校的“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中的“厚基础”是指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知识,丰富科学基础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

4、论素质;“宽专业”是指打破专业工种方向间的壁垒,加强各专业工种方向课程间的联系与组合,进行各专业工种方向之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多方向”是指打破原有专业单方向发展,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程度,开设拓展课程,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完美的张扬。例如:园林专业的绿化管理方向的学生也应学会插花、盆景制作等技能,而规划设计与施工方向的学生也能进行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等基本的技能,以适应吋代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同吋培养学生的“高素质”,即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博学、修身”为主题,设置人文基础课、美学基础课等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由此

5、可见,职业学校的“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可以解决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专业U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对就业市场变化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从而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满足社会需求。2.2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新型课程设置的具体实施;要想实现“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新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模式,在家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以下有益的探索。构建课程模块,并根据模块进行组合;所谓构建课程模块就是把整个课程设置设定为一个专门化模块。这个专门化模块按课程性质分,由知识能力模块(含专业技术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科技知识课模块人文知识课模块等)和实际操作能力

6、模块(实习课)两部分组成;按课程形式分,由必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及任意性选修课三个模块组成。学生在第一学年进行文化基础课的学A),第二学年幵始实行专业技术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教学。技术基础课模块选用涉及职业资格考试的各门课程,并II使用综合教材(即多门课程内容综合而成的课程),从而缩短了学吋,避免了相关课程的相互重复。知识能力模块中的科技知识课模块可以选择与本工种相近的或跨专业的先进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强的科技常识课程。1.成效我们通过“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新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模块设置的教学实施,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又使

7、学生更好地接受、巩固和运用知识,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所以,我们认为“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新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模式解决了0前职业技术学校教育面临的学生学4兴趣不高,学习气氛不浓,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就业面窄的问题,是一种科学的、进步的新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模式。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和探索,要想真正达到培养智能型,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这一0标,还冇很多的路要走,我们热诚希望得到诸位同仁和职教方面的专家的帮助和指教。收稿曰期:2010-06-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