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在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中的意义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在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中的意义

ID:24009173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在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中的意义_第1页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在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中的意义_第2页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在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中的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在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在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中的意义安亮(辽宁营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一科115002)【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初次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其屮57例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无感染组),63例已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组);另有愿参加对比试验的60例健康人员(健康组)。对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后、健康人员的血小板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方面,肺结核患者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人员,且感染组患者高于无感染患者;在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方面,三组之间没有明显变化。

2、经治疗后,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有明显不降。结论对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进行测定,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结核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肺结核【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148-01表明,血小板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不仅扮演了炎症细胞的角色,而丑还对分支杆菌的炎症反应起到抵抗作用。为与同行交流、探讨肺结核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现抽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接受初次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共120例及&愿参加对比试验的

3、60例健康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肺结核患者120例,按照肺部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屮未发生肺部感染的57例患者做为无感染组,该组患者年龄为13-85岁,平均年龄36.6岁,男34例,女23例;已合并肺部感染的63例患者做为感染组,该组患者年龄为15-86岁,平均年龄37.2岁,男39例,女24例;另60例自愿参加对比试验的健康人员做为健康组,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36.8岁,男34例,女26例。三组人员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具有可比性。肺结核患者入选标准:根据《肺结核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经胸部X射线摄影和(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痰

4、涂片、病史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为肺结核,且均为初次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并且排除了慢性肾脏疾病、血液疾病及药物因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改变。1.2主要方法分别于入院时、接受1个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时,使用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1.8毫升的静脉血;健康组人员仅采集一次。使用由曰本东亚公司生产的XE-2100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收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血液细胞分析测定。1.3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1结果患者入院吋及健康组人员血小板指标统计见下表1。由上表统计数据可见,平均血小板体积指标:无感染组、感染组之间P〉0.05,但两组与健康组比较,均

5、明显提高且P<0.05;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感染组高于无感染组,且P<0.05,两组与健康组比较,均明显提高且P<0.05。三组人员在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方面P〉0.05。经1个疗程的抗结核治疗后,除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外,所奋患者的其他指标均明显下降,且P<0.05。具体见下表2统计。2讨论PLT计数、MPV、PDW、PCT是反映血小板生成与衰亡的重要指标。作为临床常规检査的常用指标,PDW反映了血小板体积分布离散情况;PCT能够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所占的体积百分比[1】,其大小与PLT、MPV相关。MPV能够反映血小板的生成、巨核细胞代谢、增生等情况,与血小板的功能状

6、态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本研充也证实,所有患者与健康人员相比,PLT、PCT明显增加,且感染组的患者增加的幅度最大,患者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肺结核患者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可能与IL-3、IL-6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这是由于上述细胞能够调节巨核细胞的生长和血小板的形成。结核患者的MPV、PDW升高,表明了血小板具有了较高的活化状态。肺结核患者在肺部毛细血管内皮损伤的情况下,血小板活化因子能够被更多的释放,从而使数量增多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在高黏滞、高聚集状态下过度消耗了血液的前提下,骨髓补偿性增加了血小板的生成,其中体积较人的血小板的

7、比例也得以增加,因而促成了MPV的升高。综上所述,对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进行测定,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结核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刘存安等.血小板计数变化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意义[」].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417-14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