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

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

ID:24033076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_第3页
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旋转术在减少头位难产及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江苏宿迁223900)【摘要】目的:探讨以手法旋转胎头,来纠正头位中之异常胎方位一持续性枕横位(POTP)或持续性枕后位(POPP),在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等方面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01只至2014年12只119例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后位的产妇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取手法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74例产妇,经适时的采取手法旋转成枕前位的58例,成功率为78.3%

2、(58/74},均经阴道分娩,16例旋转失败,3例行胎头吸引术经阴道助产,13例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剖宫产率17.6%(13/74);对照组45例中29例行剖宫产术,剖宫产率高达64.4%。两组剖宫产率有显著差异(P<0.01)o结论:手法旋转胎头可及早地纠正POTP或POPP,减少较大部分头位难产的发生,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是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有效措施之一。【关键词】头位难产;手法旋转胎头;剖宫产率【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093-0

3、2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若经加强产力、改变母体体位等处理之后,胎方位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就需要采取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并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联合手法。临床观察旋转成功率近80%,具体数据报道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选取在我院分娩过程中发生持续性枕横(后)位的产妇119例,其中,对74例进行了手法旋转纠正胎方位,另外45例未予干预;产妇年龄在20〜40岁,孕周为37〜41周;估计胎儿体重≤4000g;骨盆测量经线≤临界

4、狭窄,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头无明显产瘤,无胎儿宫内窘迫及产科并发症的。1.2成功标准徒手旋转胎头枕横(后)位为枕前位,并经阴道以枕前位自然分娩为旋转成功标志。1.3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1.方法产妇宫口扩张5〜6cm之后,胎头位于中骨盆及以下骨盆平面时,胎方位不正(枕后位或枕横位),在排除宫缩乏力并纠正母体体位之后不能缓解者,术者右手食、中二指伸入阴道(其余三指屈曲于手心内),宫缩时根据胎方位进行旋转胎头,枕横位时旋转45°,左枕横胎方位按逆吋针方向旋转45°,右枕横胎方位按顺吋针方

5、向旋转45°(枕后位吋同法旋转135°)。左手置于产妇腹壁上,协同右手将胎背推向产妇腹前方。旋转后母体仍向对侧卧位一段时间,以利于维持旋转后胎方位,有利于胎头下降及产程进展。2.结果3.1观察组发生持续性枕横(后)位的74例产妇经过及吋正确的手法旋转胎头,有58例旋转成功,以枕前位经阴道自然分娩,旋转成功率达78.3%(58/74)。另有16例旋转失败,其中,13例以剖宫产结束分娩,3例因POTP行胎头吸引术,经阴道助产,剖宫产率17.6%(13/74)。对照组的45例产妇中16例经阴道分娩,29例

6、因活跃期停滞等原因行剖宫产术,剖宫产率高达64.4%。两组在分娩结局及剖宫产率等方面的比较见表1。3.讨论4.1徒手旋转胎头是纠正头位难产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1],与产钳或胎头吸引器旋转方位相比,徒手旋转胎头具有更为安全有效、容易掌握等优点[2]。但在实施之前需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并签字为证。4.2发生胎方位异常吋,应当在加强宫缩、纠正产妇体位处理无效后再采取手法旋转胎头。选择手法旋转胎头的吋机非常关键[3],宫U扩张5cm之前胎头位置高,有导致脐带脱垂的风险;宫口扩张9cm之后,胎头位置较低,并紧贴骨盆给旋转带来

7、难度和风险,所以最好在宫U扩张6〜8cm之间旋转。4.3在宫缩时两手配合旋转,宫缩间歇期右手仍然放在阴道内固定,待宫缩时继续旋转。旋转10分钟后,在常规消毒下再次阴道检查,如仍为枕横位(后)即为旋转失败,可行第2次旋转,失败2次以上者多因胎儿巨大造成,可改行剖宫产术[4】。4.4旋转之前应先评估旋转效果,对于胎头位置较低II嵌顿者,可先上推胎头缓解嵌顿之后再旋转,如旋转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的胎心变化,可予产妇吸氧、改变体位等纠正,如有明显的胎儿宫内窘迫现象应以剖宫产结束分娩,防止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以保障母婴安全。4.

8、5旋转手法得当,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对母儿造成伤害。食、中二指互相配合,用力方向协调一致。左枕横吋,食指指腹在胎头上方向右下按压胎头,同时中指指端内侧于左侧上推胎头,二指协同旋转胎头为枕前位;石枕横吋用指及用力方向则相反。4.6POPP旋转很难一步到位,可逐步进行,先转成枕横位,再根据情况转成枕前位。在旋转前应对产妇及家属充分告知,征得同意及理解并积极配合,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