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苏教版

ID:24095008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步练习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chù)立(jīng) 旗(jùn) _峭挑(xìn)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①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蔓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形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②国民党认为不能渝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度过了。错别字改正3.阅读下面文字,谈谈你的感悟。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

2、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哇,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自立远足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右图是中国环境保护徽,请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它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分析(一)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青

5、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4-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

6、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商店关门罢市,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被打伤的工人,在战友们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隐约能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5.本段文字主要的说明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段文字中漏掉的一句话,“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这句话应放在____________后面。7.“商店关门罢市,

7、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一句中的“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提到“五卅惨案”这一历史,请谈谈你所知道该历史的重大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