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ID:2410222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单纯风寒煎剂熏洗和风寒煎剂熏洗加推拿的起效时间。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外感发热风寒证患儿随机分单纯熏洗组与熏洗加推拿组,分别进行治疗和即时降温效果的观察。结果熏洗加推拿组即时降温效果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熏洗组。(P<0.05)结论风寒煎剂熏洗加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即时降温效果优于单纯熏洗组。  【关键词】风寒煎剂;熏洗;小儿外感发热;即时降温效果  我院儿科临床采用自拟的风寒煎剂熏洗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  1.1病例选择  1.1.1西医诊断标准[1](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6版标准拟定):①发热,咽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②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③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1.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小儿风寒感冒标准。  1.2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门诊患儿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6个月~3岁54例,3~6岁46例;体温在38.1~38.9℃67例,39

3、~41℃33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风寒煎剂熏洗加推拿组68例和单纯风寒煎剂熏洗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初始体温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3治疗方法  1.3.1方药组成桂枝40g,羌活30g,柴胡20g,川芎15g,炒白芍10g,炙甘草5g。  1.3.2治疗方法  1.3.2.1单纯熏洗组将中药饮片用清水2000ml浸泡半小时,武火煮沸后5分钟滤汁,加水2000ml再煎沸5分钟滤汁即可,然后加水稀释成1%的浓度熏洗。  1.3.2.2熏洗加推拿组熏洗结束后,操面对患儿分别

4、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各1分钟;然后推三关、掐揉二扇门各1分钟;拿风池半分钟。  1.3.3合并用药治疗期间,体温超过38.5℃者,可应用美林(布洛芬)退热;发生高热惊厥者,可应用安定(地西泮)针抗惊厥,赖氨匹林针退热。  1.4疗效观察及疗效评价标准[3]每例患儿治疗1次,观察即时降温效果。药后0.5小时、1小时分别测量体温1次,体温下降<0.5℃为无效,体温下降≥0.5℃为有效,体温降至≤37.4℃为显效。  1.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Statistic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

5、,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熏洗加推拿组共68例,其中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单纯熏洗组共32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下表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秩和检验,Z=-2.087,P=0.03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认为小儿年幼,冷暖不知自调,或风寒直入,或汗出当风,临床早期均多表现为恶寒、发热同见等风寒证症候。临床针对外感早期风寒证型,自拟风寒煎剂熏洗,寓

6、洗浴于治疗之中,操作方便,且副作用小。小儿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特定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祛风解表、解肌散热之功效。其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发散外邪;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则可发汗解表,祛散风寒[4]。配合中药熏洗应用达到协同降温的效果,缩短降温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我们观察,熏洗加推拿组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的即时降温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熏洗组,值得临床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