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

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

ID:2428673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8

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_第1页
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_第2页
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_第3页
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_第4页
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释rvvc 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RVVC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阐释RVVC假丝酵母菌及其药敏情况导读:现真菌学阳性及症状再现,且一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本文通过对123例RVVC患者内假丝酵母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以了解RVVC致病菌情况。  1资料与策略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1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平均年龄36.5岁,确诊为RVVC患者,共123例。纳入标准:18岁以上非孕妇女及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患者、VVC反复[摘要]目的检测引起RVVC的假丝酵母菌的构成及其药敏谱。策略应用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

2、养基和API20CAUX鉴定分离菌株,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培养分离的123株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占78.5%,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4.8%,热带假丝酵母菌占3.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2.3%、克柔假丝酵母菌占1.4%;123株白假丝酵母菌药敏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制霉菌素、克霉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酮康唑。结论不仅根据药敏结果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还要继续加深RVVC发病机制的认识,才有可能更有效治疗RVVC。  [关键词]复发性假丝酵母菌炎;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抗真菌抗生素  []

3、B[]1673-9701(2013)13-0118-02  复发性外阴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是指假丝酵母菌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阳性及症状再现,且一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本文通过对123例RVVC患者内假丝酵母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以了解RVVC致病菌情况。  1资料与策略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1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平均年龄36.5岁,确诊为RVVC患者,共123例

4、。纳入标准:18岁以上非孕妇女及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患者、VVC反复发作(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本次就诊分泌物涂片假丝酵母菌阳性或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伴或不伴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同期选择门诊确诊的VVC患者100例,为VVC组。  1.2策略  1.2.1标本采集镜检采用无菌拭子经窥阴器进入,取后穹隆分泌物涂片。10%KOH溶液悬滴镜检、镜检阳性标本再进行培养、分离。  1.2.2真菌培养鉴定将上述镜检的新鲜阳性标本直接接种于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35℃~37℃培养24~48h,根据显色结果鉴

5、定菌种。对于显色可疑的菌株,API20CAUX鉴定分离菌株。  1.2.3药敏试验策略使用丹麦ROSCO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纸片(深圳优康生物),包括制霉菌素、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克霉唑6种药物。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应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酵母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判读药敏结果。  1.2.4培养结果评定标准在显色培养基上生长为翠绿色菌落为白色念珠菌,蓝灰色菌落为热带念珠菌,紫红色边缘模糊有微毛为克柔念珠菌,整个菌落为紫红色为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白色至粉色为其他念珠

6、菌[1]。  1.3统计学策略  假丝酵母菌属各菌种构成情况:直接计算培养出的各菌种占总菌种的百分比。菌种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据药敏检测结果分别计算各种敏感株占分离菌株及各菌种的百分比。  2结果  RVVC、VVC组假丝酵母菌鉴定结果见表1;RVVC、VVC组假丝酵母菌药敏实验结果。  3讨论  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科常见生殖道炎症,大约70%~75%的育龄妇女一生至少感染一次VVC,5%~8%的妇女治疗后发展成复发性假丝酵母菌病(RVVC)。人类对VVC关注度也不够,它对妇女身心健康

7、的影响一直被忽视。现在逐渐意识到,VVC能治易复发,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社会认同感降低、影响优生优育、术后并发症,在ICU甚至可出现威胁生命的败血症[2]。  RVVC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国外报道,70%~90%的假丝酵母菌病是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小部分由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引发[1]。国内报道差异比较大[3],约60%~80%。本研究RVVC病原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占78.5%,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4.8%,热带假丝酵母菌占3.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2.3%、克柔假丝酵母

8、菌占1.4%,与国内外报道大体一致。与VVC比较,两者致病菌种类别并无太大差异,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5],表明RVVC的复发与感染菌种类别关系不大。但是研究表明[6],单纯VVC与重度VVC、复发性VVC假丝酵母菌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后两者的优势基因型明显高于前者;而重度VVC、复发性VVC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则无明显差异。有文献报道,在RVVC病例中发现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率有增加的趋势,有的高达25%[7,8]。在本研究中RVVC中非白色假丝酵母菌约占21.5%,主要是光滑假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