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ID:24289896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上传者:U-8886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A)A.目标的可接受性B.目标的实践性C.目标的合理性D.目标的科学性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C)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B)A.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实验法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C)A.早期管理理论B.传统管理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A.人性管理理论B.群体行为理论C.人类需要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C)A.系统管理理论B.经验主义理论C.权变理论D.决策理论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C)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D.反映过程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B)A.特质论B.社会学习论C.心理分析法D.个性类型论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C)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0.“早熟”与“晚熟”是(C)A.能力的类型差异B.能力的水平差异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D.能力的质的差异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B)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A)A.一致性改变B.不一致性改变C.同化改变D.异化改变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A)A.组织形式B.领导方式C.领导作风D.组织效能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A.对发展的需要B.对享受的需要C.对精神的需要D.对权力的需要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C)A.奖励B.倒退C.消退D.激励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A)A.假设群体B.实际群体C.实属群体D.参照群体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A)A.小型群体B.大型群体C.实属群体D.参照群体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A)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C.群体的规模较大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B)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20.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 法称为(D)A.协作B.回避C.迁就D.折衷00163管理心理学第4页共4页 21.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是(A)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单向沟通D.双向沟通22.参照测量法测量的对象是(B)A.人际交往频率B.人际交往动机C.人际关系中的相关关系D.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23.根据布雷克管理方格图,下列管理方式中对工作抓的最紧的是(D)A.8.4B.3.7C.2.8D.9.224.领导者有意让部属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领导决策方式是(C)A.集权式的领导决策B.参与式的领导决策C.放权式的领导决策D.开放式的领导决策25.“个人能力主义”是下列哪种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A)A.美国组织文化B.日本组织文化C.中国组织文化D.澳洲组织文化26.在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被简称为MI的是(A)A.理念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C.视觉识别系统D.效能识别系统27.年终考核是何种考核(C)A.日常考核B.定期考核C.长期考核D.临时考核28.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的心理偏差 是(B)A.从众效应偏差B.相似性偏差C.趋中化的偏差D.暗示性偏差29.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和(A)A.再冻结B.激励C.管理D.目标30.组织变革的方式很多,其中一种是通过直接改变组织成员的动机和认知、态度和行为, 进而改变群众的行为,以提高组织效率。这种方式是(B)A.组织导向型B.人员导向型C.技术导向型D.系统导向型31.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ABC)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状态型激励理论D.自我感知型激励理论E.综合型激励理论32.正式群体的功能主要有(ABCD)A.完成组织任务B.满足成员需求C.协调人际关系D.改变个人观念和行为E.提高群体凝聚力33.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有(ABDE)A.满足成员需求B.控制成员C.教育成员D.改造成员E.激励成员34.按沟通者有无地位转移将沟通分为(DE)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平行沟通D.单向沟通E.双向沟通35.当组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变革(ABCD)A.决策失灵B.沟通渠道阻塞C.组织机能失效D.缺乏创新E.出现非正式组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需要的特点特点1客观性2社会性3周期性4无限扩展性2.产生挫折的因素产生挫折的因素主要有两种:(1)内因:即由人们的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主要包括由生理因素引起的挫折,00163管理心理学第4页共4页 如个人智力、体能、容貌、身材以及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等,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如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需要无法兼顾等;(2)外因:即由客观因素引起的挫折。主要包括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挫折,如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以及由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如由政治、经济、宗教、家庭以及社会和民族风俗习惯等。3.性格的概念和特征   性格: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特征结构:①性格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理智特征4价值观主要有哪些作用?(1)动力作用(2)标准作用(3)调节作用(4)定向作用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2)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6.简述从众与顺从行为的区别。从众与顺从的区别在于是否出于内心自愿。放弃原来的意见,以符合群体要求之行为称从众;保留自己的观点,而又不在行动上违背群体意志的现象叫顺从。7.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语义上的障碍;(2)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3)知觉的选择性障碍;(4)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5)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6)信息过量的影响。8.传统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1)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制度和专业化分工;(2)明确的规章制度;(3)法定的程序系统和程序无情感因素;(4)技术是提升的基础;(5)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改善人际关系?(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相似性和一致性;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性格和气质;主观印象;思想品德;需求互补。(2)联系实际。2.试论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3)规范作用;(4)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3.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的,其认为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00163管理心理学第4页共4页 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反之,则会减弱直至消失。[2]强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应用要遵循的以下原则:(1)采用强化手段要因人而异;(2)强化应力求及时并恰如其分;(3)奖励(即正强化)和惩罚(即负强化)相结合,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助;(4)奖励和惩罚必须公开、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五、案例(本大题共15分)1.(1)阐明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2)甲是不成熟工人,宜用高组织低关系的命令式的领导方式。(3)乙是初步成熟工作,宜用高组织高关系的说服式的领导方式。(4)丙是比较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高关系的参与式的领导方式。(5)丁是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低关系的授权式的领导方式。2.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1]挫折理论:主要研究阻碍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挫折的含义即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某种目标受到阻碍或干扰,因为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本案中,张华因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过高,而使其内心缺乏公平感,其受到由于外界事物或情况的阻碍,无法达成其目标而产生了挫折,以致其情绪低落,表现异常。[2]人们在受到挫折后均有相关行为反应,如采取攻击、防御等。那么在对待挫折时,我们作为管理者应采取的方法有多种,大致上有如下四种方法:(1)教育受挫者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2)对受挫者的行为要的容忍的态度;(3)改变环境;(4)精神发泄法。00163管理心理学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