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ID:24296276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_第1页
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_第2页
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提高奶牛受胎率是发挥奶牛生产性能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性措施。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将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介绍如下。  1注重检查,防治难孕牛  一般产后奶牛发病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检查、治疗,将造成难孕。过去颍州区配种员只抓配种,不抓防治,平时也不注重病牛检查,往往在配种时发现已到后期,此时再请兽医治疗,很难痊愈,受胎率徘徊在75%左右[1]。近几年通过采取配种员兼治难孕牛后,发现产后20~30d的奶牛发病率最高,直肠和阴道检查发现多数疾病是子宫内膜炎、颈管炎、阴道炎、卵巢炎等生殖器官性

2、疾病,尤其是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最高,占成年奶牛的48%以上,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治愈率达98%以上。  实践证明:对配种1~6次不孕的奶牛用5%葡萄液加入青霉素50万单位和链霉素10万单位后注入子宫内,疗效很好。对卵巢机能不良的乏情奶牛用0.5%新斯的明注射液2mL,注射3次,每次间隔48h,在注射第3次时,同时注射孕马血清1000单位,可有效地恢复卵巢机能。对卵巢长期机能减退及卵巢囊肿的奶牛,连注6d油质孕酮,每次50mL,再注孕马血清2000单位,可使85%的奶牛受胎。对持久黄体奶牛在发情同期第8~12天注射前

3、列腺素25mg,经2~3d后即可发情,效果很好。  2科学用药物,促情排卵受胎  为促使奶牛发情排卵受胎,一是在母牛配种前注射促性腺释放素类似物10μg,经2h后出现促黄体素分泌高峰,可使受胎率提高15%以上[2]。二是在输精后5~7min,给母牛肌内注射催产素40单位,可使其受胎率增加21%,产后受胎间隔缩短10~18d,产后第1、2情期应用,受胎率为81%和78%,精指数为1.2和1.3,效果显著。三是肌内注射维生素(VA、VE、VD),用法:在奶牛输精当天和第5天,各肌注1次VA57.5万单位、VD10万单位、

4、VE100mg,可使第一情期受胎率增加8%,产后受胎间距和输精指数分别减少14d和0.25;在产犊后第20、25和30天,分别注射VA57.5万单位,可显著提高奶牛受胎率。 3抓好情期,适时配种  抓好奶牛情期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的首要环节。因此,要注重抓好4个方面:一是要注重观察奶牛发情。奶牛产犊20d后,就要观察其发情状况。奶牛发情主要症状有:兴奋不安、少食、哞叫、好动、泌乳下降、两后肢撑开、搭腰、尿频而少、尾根时常抬起或摇;外阴部松驰、肿胀、黏膜充血、潮红;直肠检查卵巢体积增大约2cm,并波动明显,证明卵泡达到

5、成熟接近排卵,这时配种最为适宜[3];二是要抓住准确输精时间。奶牛发情持续时间为1~2d,在发情结束后10~11h左右排卵,因此在奶牛发情后12~18h,即排卵前6~24h内输精受胎率最高。一般早上发情下午配种1次,晚上或次日早晨再复配1次;晚上发情第2天早晨、中午各输精1次。但根据奶牛1d内排卵率统计,22时至次日3时排卵占50%,3~10时占14%,10~15时占16%,15~22时占20%,因此,夜间输精受胎率较高[4];三是要选择优质冷冻精液,主要是选用冻精活力好,即解冻精液在37℃存活8h以上,顶体完整率4

6、0%以上,精子活力0.35以上者,受胎率较高;四是要采取科学的输精方法。主要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方法,其优点是受胎率高,奶牛无痛感,操作方便,要防止给已受孕奶牛再输精,以免引起流产;五是要掌握准确输精部位,输精时将输精管的尖端插入宫颈后,再慢慢地向前深入,插入右侧角的基部(距子宫颈内口前方1cm左右),将精液推入。因为右侧卵巢排卵机会较多,约占60%以上,所以选择准确部位输精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4强化管理,合理饲喂日粮发表职称论文  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和饲喂合理日粮,是保证奶牛健康和有效防止营养性不孕的

7、关键措施。奶牛过肥或过瘦,都将导致发情异常和影响生育。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保证饲料多样化,青绿多汁饲料、青贮料、优质干草、精料等要合理配合,保持适宜的日粮标准;二是要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和充足的阳光浴,同时还要注重牛舍、牛体清洁卫生,尤其在接产、配种、分娩、阴道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消毒,可有效提高奶牛受胎率和防止生殖器官感染及乳房炎;三是营养水平高的初情期较营养水平低的早,一般奶牛可在15~17月龄、体重350kg左右即可开始配种。奶牛一般是在12~15岁时即丧失配种能力。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