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

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

ID:24296603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_第1页
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_第2页
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_第3页
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  【摘要】文章阐述了厦门移动针对TD-LTE与TD-SCDMA双X互操作测试中的关注重点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出使用信令采集分析工具对TD-LTE与TD-SCDMA双X互操作的核心X信令消息进行分析的方法和经验,给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TD-LTETD-SCDMA互操作信令分析  1引言  中国移动根据其3G技术TD-SCDMA的制式特点选择了TD-LTE的演进方向。随着TD-LTEX络的引入,现在的X络已经变成一个多X协同的X络:GSM经过多年建设和X络优化,提供最广覆盖的基本移动业务,承载语音

2、、短信及低速数据业务;TD-SCDMA提供增强的移动业务,可承载中等速率业务和部分语音业务;TD-LTE则承载高速数据业务。  X络互操作是多X协同工作的基础,可以保证用户感知,均衡X络负载。TD-LTE与2G/3G系统间互操作涉及核心X、无线X、业务承载、终端等多个领域,包括开机驻流策略、空闲态重选策略和连接态切换策略。  随着TD-LTE的X络部署,TD-LTE与现有TD-SCDMA的双X互操作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双X互操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用户的感知以及后续双X策略的设置。厦门移动针对TD-LTE与TD-SCDMA双X互操作中核心X部分的开机

3、驻流信令、空闲态重选信令进行研究及测试验证,对于互操作测试中的关键点进行梳理,总结出使用信令采集分析工具对TD-LTE与TD-SCDMA双X互操作的核心X信令消息进行分析的方法和经验。  2信令采集  厦门移动TD-LTE规模技术试验测试中,《TD-LTE规模技术试验-六城市测试-TD-LTE/3G/2G系统间互操作测试规范》的TD-LTE与TD-SCDMA互操作部分要求测试如下项目:  (1)移动用户从Gn/GpSGSNX络漫游到MMEX络发起的附着;  (2)移动用户从MMEX络漫游到Gn/GpSGSNX络发起的附着;  (3)移动用户在ECM-

4、IDLE状态下重选到UTRAN小区,引起RAU;  (4)移动用户处于UTRANPMM_IDLE状态,重选到E-UTRAN,引起TAU。  所有测试均要求进行核心X信令抓包分析(包括:IuPS接口、Gr接口、Gn接口、S1接口、S6a接口、S11接口)。对比信令流程以及检查相关X元上的用户状态信息。  对核心X各个接口采用不同采集方式,具体如表1所示:  3信令分析  分析对比每一个测试项目中各个接口信令流程与预期是否一致,检查信令消息中关键字节是否符合预期,提炼检查关键点。下文对四个测试项目进行逐一分析说明:  3.1移动用户从Gn/GpSGSNX

5、络漫游到MMEX络  发起的附着  该项测试验证双模终端用户从TD-SCDMAX络漫游至TD-LTEX络下,以OldGUTI发起附着时,用户能否成功附着TD-LTEX络。  (1)预期信令流程  预期信令流程如图1所示(见下页)。  (2)现X信令分析  UE开机发起附着,发送AttachRequest消息(携带OldGUTI:“MMEGroupID:55596/MMECode:6/M-TMSI:eb025ae3”,以及AdditionalGUTI:“MMEGroupID:32773/MMECode:1/M-TMSI:e00001be”)。  Nea

6、tch,未携带IMSI和安全向量)。  NeationRequest消息(携带IMSI,请求1组EPS安全向量),HSS响应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Ansatch,未携带IMSI和安全向量。  3)因为NeonID下发IMSI给UE。  Neation流程获取鉴权参数(根据TD-SCDMAX络设置获取5组鉴权参数)。  NeonID下发IMSI给UE。  4)NeonID下发IMSI给UE。  NeonID下发IMSI给UE。  4)NeationRequest(携带IMSI,请求1组EPS安全向量),HSS响应Authen

7、ticationInformationAnsentsfor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