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

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

ID:24361393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_第1页
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_第2页
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_第3页
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肠破裂的临床护理汤威韩敏赵宏伟(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S5(2010)11-0265-02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肌性管道,也是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人类小肠全长3〜9m,平均5〜7m,个体差异很大,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属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肠段属下消化道。各种外力的作用所致的小肠穿孔称为小肠破裂。小肠破裂在战时和平时均较常见,多见于交通事故、工矿事故、生活事故如坠落、挤压、刀伤和火器

2、伤。小肠可因穿透性与闭合性损伤造成肠管破裂或肠系膜撕裂。小肠占满整个腹部,乂无骨骼保护,因此易于受到损伤。由于小肠壁厚,血运丰富,故无论是穿孔修补或肠段切除吻合术,其成功率均较高,发生肠瘘的机会少。(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病人腹部损伤的时间、地点及致伤源、伤情、就诊前的急救措施、受伤至就诊之间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应询问目击人员。2.临床表现小肠破裂后在早期即产生明显的腹膜炎的体征,这是因为肠管破裂肠内容物溢山腹腔所致。症状以腹痛为主,程度轻重不同,可伴有恶心及呕吐,腹部检查肠鸣音消失,

3、腹膜刺激征明显。小肠损伤初期一般均有轻重不等的休克症状,休克的深度除与损伤程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内岀血的多少,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冷等。若为多发性小肠损伤或肠系膜撕裂大出血,可迅速发生休克并进行性恶化。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说明腹腔炎症;血红蛋白含量取决于内岀血的程度,内岀血少时变化不大。(1)X线检查: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有无气腹与肠麻痹的征象,因为一般情况下小肠内气体很少,iL损伤后伤口很快被封闭,不但膈下游离气体少见,II使一部分患者早期症

4、状隐匿。因此,阳性气腹冇诊断价值,但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小肠破裂。(2)腹部B超检查:对小肠及肠系膜血肿、腹腔积液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3)CT或磁共振检查:对小肠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可对其他脏器进行检查,有吋可能发现一些未曾预料的损伤,有助于减少漏诊。(4)腹腔穿刺:冇混浊的液体或胆汁色的液体,说明肠破裂,穿刺液中自细胞、淀粉酶含量均升高。1.治疗原则小肠破裂的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简单修补为主。肠管损伤严重时,则应做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2.心理、社会因素小肠损伤大多在意外

5、情况下突然发生,加之伤口、出血及内脏脱出的视觉刺激和对预后的担忧,病人多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应了解其患病后的心理反应,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家属及亲友对其支持情况、经济承受能力等。(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伤口处理:对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妥善处理伤口,及吋止血和包扎固定。若有肠管脱出,可用消毒或清洁器皿覆盖保护后再包扎,以免肠管受压、缺血而坏死。(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分钟测定脉搏、呼吸、血压一次。重视病人的主诉,若主诉心慌、脉快、出冷汗等,及吋报告医生。不注

6、射止痛药(诊断明确者除外),以免掩盖伤情。不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病情。(3)腹部检查: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变化。(4)禁食和灌肠:禁食和灌肠可避免肠内容物进一步溢出,造成腹腔感染或加重病情。(1)补充液体和营养: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保证输液通畅,对伴冇休克或重症腹膜炎的病人可进行中心静脉补液,这不仅可以保证及吋大量的液体输入,而有利于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适量补给全血、血浆或人血清蛋白,尽可能补给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等。3

7、.术后护理(1)妥善安置病人: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炎症的局限,改善呼吸状态。了解手术的过程,查看手术的部位,对引流管、输液管、胃管及氧气管等进行妥善固定,做好护理记录。(2)监测病情: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注意腹部体征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药,减轻病人的不适。若切口疼痛明显,应检查切口,排除感染。(3)引流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管保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腹腔引流液应为少量血性液,若为绿色或褐色渣样物,应警惕腹腔内感染或肠瘘的发生。(4)饮食: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待肠功

8、能逐渐恢复、肛门排气后,方可拔除胃肠减压管。拔除胃管当日可进清流食,第2日进流质饮食,第3日进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5)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增加营养。维生素主要是在小肠被吸收,小肠部分切除后,要及时补充维生素C、D、K和复合维生素B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钙、镁等,特别是补充维生素B12可经静脉、肌内注射或U服进行补充,预防贫血,促进伤U愈合。4.健康教育(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进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保持排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