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

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

ID:2440440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_第1页
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_第2页
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_第3页
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_第4页
资源描述:

《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的临床【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胃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中u-PA和u-PAR含量。结果患者术前血浆中u-PA和u-PA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患者血浆中u-PA和u-PAR已与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转移者u-PA和u-PAR含量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而浸润侵袭达到或超过浆膜层的u-PA和u-PAR含量高于只累及黏膜下层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浆中u-PA和

2、u-PAR水平显著异常,可作为评估胃癌转移浸润的参考指标。【关键词】胃癌u-PAu-PAR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是近年来特别关注的纤溶因子,它们除了纤溶作用外,还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修复和组织重塑等过程。因此这两个因子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有关[1~3]。对于胃癌,许多学者应用RT-PCR技术研究了胃癌组织中u-PA和u-PAR蛋白表达水平[4],而用作标本研究的不多。本文对30例胃癌患者血浆u-PA和u-PAR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胃癌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1~80岁,平均5

3、7.3岁,均为我院明确诊断的住院病人。正常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5岁,平均35.5岁,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职工。1.2方法晨间空腹采静脉血,放入含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试剂管中9:1抗凝,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血浆置-20℃冰箱保存,待测。胃癌患者在术前和术后2周采集标本。u-PA和u-PAR检测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为美国AssocitionandGeneengineering公司生产。1.3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配对比较t检验。2结果2.1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u-PA和u-PAR水平比较30例胃癌患者术前

4、血浆u-PA和u-PAR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术后血浆u-PA和u-PAR含量下降,其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u-PA和u-PAR水平比较2.2血浆中u-PA和u-PAR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30例胃癌患者中,有16例有淋巴转移;21例浸润程度达到或浸出肌层和浆膜层,其中有4例有进行和远处(如肝、结肠)转移。有淋巴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浆u-PA和u-PAR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TNM分期Ⅲ、Ⅳ期及胃癌浸润达到或超过肌层和浆膜层者血浆u-PA和u-PAR水平均

5、高于TNM分期Ⅱ期及浸润程度之达到黏膜及黏膜下层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3讨论u-PA是一种似纤溶酶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由肿瘤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分泌时为无活性的单链酶结构,他与肿瘤细胞膜上的u-PAR结合并激活成双链活性u-PA,活性u-PA能将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后者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成分,如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素、蛋白多糖等,这种蛋白降解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发生侵袭和转移。研究显示u-PA和u-PAR介表2血浆中u-PA和u-PAR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导的纤溶酶降解系统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许多

6、实验证明,凡恶性肿瘤具有浸润转移特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都较高,用抗体或PAI干扰其表达,则可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前血浆u-PA和u-PA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术后其血浆u-PA和u-PAR含量有所下降。血浆u-PA和u-PAR含量与胃癌的组织分型和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TNM分期Ⅲ、Ⅳ期其胃癌患者血浆u-PA和u-PAR显著高于TNM分期Ⅱ期胃癌患者,而浸润达到或超过肌层和浆膜层者的血浆u-PA和u-PAR含量显著高于只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者,由淋巴转移者血浆u-PA和u-PAR含量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者,此结果与有关报道相似。总之,由本试验

7、结果显示,u-PA和u-PAR含量影响着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检测血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有利于对肿瘤的病情变化判断,从而为及时合理的处理提供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