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论文]

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论文]

ID:24452785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论文]_第1页
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论文]_第2页
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论文]_第3页
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广西钦州市第三小学(535099) 刘文钦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利用插图,扩展想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教学中用好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物

2、类插图,可指导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目光、表情、动作,想象人物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有些课文没有插图,教师可根据课文感人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典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展开想象,给课文画插图,并通过多媒体等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二、简笔勾勒,诱导想象简笔画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通过简洁、简练的绘画语言,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适时采用此手段,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知中迸发灵感,诱发学生新奇、独特,富有创意的想象。如教学《詹天佑》一文,

3、开凿隧道一段的文字叙述抽象,教师用简练的线条把“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勾勒出来,这样学生就一下子理解了怎样进行几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通过对形象的图形感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设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加快施工进度?学生从詹天佑创造性的施工设计中,受到启迪和鼓励,活跃了思维,进行了尝试性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想象空间,让他们动手画画,以激发他们的情感。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为了理解鸟的天堂热闹的情景,我让学生给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画上许许

4、多多的千姿百态的鸟。学生踊跃勾画,树上的鸟有的飞起来,有的扑打翅膀,有的相互嬉戏,有的昂头高唱……形态各异的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体会了“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诱发他们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凭借媒体,丰富想象在教学中,将多媒体引入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动态化,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月光曲》一文,学生不易理解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所描述的大海的景象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时,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的曲子和波涛汹涌的海浪声,指

5、导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再展示画面,用音乐烘托气氛,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创设一种富有动感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并朗读课文。这样《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感情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他们得到了深刻的体会。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情节、展开叙述,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四、延伸情节,培养想象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往往在结尾处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文内容,或者深化文章主题,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如《穷人》一文,结尾告诉了读者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遗留的两个孩子

6、。究竟这两个孩子今后的生活怎样呢?渔夫一家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更进一步了解穷人纯朴、善良的美好品质。五、抓文章空白处,启发想象有的课文写了几种类似的景物、事物,或者是几件事,作者采用详写、略写相结合的写法。这些略写的内容是让学生进行想象补充的好材料。如《黄山奇石》一文,作者除重点介绍“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外,还略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几种奇石。这些奇石美在哪里,奇在哪里?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岩石形态,发

7、挥想象,仿照前几种的写法,或先说样子后说名称,或先说名称再说样子,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六、求异思维,升华想象思维的定式会使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因此,要善于引导、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他们善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将相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蔺相如说着,举起和氏璧就向柱子上撞。教学时,教师抓住“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去诱发学生思维。问题一出来,学

8、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如果不撞,秦王就叫手下的人来抢,和氏璧就又落在秦王的手里;有的认为这是蔺相如故意装样子吓唬秦王的,因为他摸透了秦王爱宝如命的心理,可以用撞璧来迫使秦王以城换璧……这样的问题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责编 韦 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